人物故事三代同堂 一門四傑 情繫港機

人物故事
三代同堂 一門四傑 情繫港機

現今社會,子承父業買少見少,三代同堂共事一間公司就更少有!港機工程(044)於1950年成立不久,麥福汝加入,成為負責維修飛機外殼的白鐵部技工,麥氏一門爺孫四傑,與港機的情緣由此展開。

「阿爸有時喺屋企會講吓公司同飛機啲嘢,嗰陣時開始,全家都鍾意飛機。」87歲的麥爺爺兩個兒子說。
哥哥麥樹基表示,每年過時過節,父親都會帶他們到公司參加派對,自此對飛機有更多接觸。18年後,他與弟弟麥樹城分別加入港機白鐵部。
由於是師徒制,麥爺爺由父親搖身一變,成為他們的師傅。「一啲着數都冇,阿爸睇得很緊,好嚴格。」麥樹城憶述當年做學徒時,少不免要受父親訓斥,要求兩兄弟積極向上。現在哥哥是白鐵部科長,弟弟是工程師,已退休二十多年的麥爺爺,自然飲得杯落。

哥哥變上司 有錯照鬧

由兄弟變成上司下屬關係,西裝骨骨的哥哥,與走在前線的弟弟,少不免會有磨擦,「做得唔好自然會鬧」,哥哥麥樹基稱,兩人很有默契,工作上的磨擦不會帶進私人生活,「做得太多年喇,放假唔會講飛機同公司啲嘢」。弟弟麥樹城表示,平日喜歡與哥哥及一班同事踢足球,球隊實力更是公司內最強。
父傳子,子傳孫,麥樹基的兒子亦在04年加入港機,「嗰陣沙士好難搵工,自己又對飛機有興趣,咁就試吓。」在科大獲電腦學位的麥振豪,沒有嫌棄當時月薪只有6000多元的工作,現在已是維修核准簽證技術員,月薪過萬元。「比較重型、要長時間換的零件,換完之後,成組人會很開心」,這份成功感有錢亦未必買得到。

孫大學畢業 月薪6000照做

麥樹城表示,公司將很多家庭聯繫起來,再組成一個大家庭,彼此的關係很密切。他憶述,70年代末一架星加坡航空的飛機引擎出現問題,機身需要緊急維修,全組人要趕回來修理,花了兩星期才完工,這件事正好體現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港人齊心奮鬥的精神。
麥樹基及麥樹城亦慨嘆新入行的年輕人「文化好咗,識睇多啲文件,但手工就無以前我哋咁叻,亦都唔多捱得」,那麼麥振豪呢?麥樹基看着兒子一臉自豪,相信便是答案。
記者:岑梽豪

麥氏三代任職港機資料

麥福汝
輩份:爺爺 年資:33年 職位:白鐵部維修技工

麥樹基
輩份:哥哥 年資:42年 職位:白鐵部科長

麥樹城
輩份:弟弟 年資:37年 職位:白鐵部工程師

麥振豪
輩份:孫子 年資:6年 職位:外勤維修部維修核準簽証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