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興業(480)出售荃灣愉景新城商場一半權益,作價13.8億元,將獲淨收益約4.4億元,對本年度業績及財政有所幫助。
截至9月止半年,興業盈利7.11億元,於調整投資物業公平值收益後,核心盈利約為2.54億元,減少37.4%,因上年將上海投資物業分拆出售。期內每股核心盈利18.8仙,中期息7仙,增加16%。
期內主要盈利來自物業投資,而物業發展只售存貨,並無物業完成供售。其他附屬業務,提供服務有增長,證券收益則跌,酒店虧損稍減,是新加坡業務轉好之故,曼谷業務仍欠佳,醫療保健仍在虧損,製造潔具於恢復盈利後再度虧損。
愉景灣14期住宅164個單位共16.9萬方呎,明年第一季完成,原定今年第四季推售,受市場形勢影響,至今仍未開盤。曼谷的豪宅191個單位將於明年初完工,已售139個單位,每方呎約5070元,其他單位將於明年3月再推售。此兩項目的貢獻不菲,但能否趕及本年度賬項,暫不明朗,希望曼谷豪宅有部份入賬,愉景灣14期要看何時開售而定。
上述兩項目完成後,短期內暫無新項目完成,期內購入曼谷一幅土地,相信需要3年才能完成。上海的大中里項目,預期明年地基工程動工,物業於2014年起至2015年分時段完成,是辦公室、購物商場及酒店物業,相信作為出租用途,面積達32.3萬方米,地盤於2002年購入,2006年將五成權益售予太古(A,019)合作,興業的成本甚低。
業績反覆 只宜低吸
愉景灣仍有土地,可供發展為商住項目及康樂用途51.3萬方呎,作為土儲,留作日後發展。當然,愉景灣的酒店在興建中,明年底完成,但發展供銷物業暫告一段落。
興業於9月底淨借貸28.4億元,出售荃灣商場權益後可減至14.6億元,淨借貸比率只有11.8%,財政狀況轉好,利於持續發展,但年來偏向於日本及曼谷購置物業,雖於荃灣購入物業重建,也是遠期計劃。
興業現價4.02元,PE難料,但PB低至0.438倍,是最吸引之處,而業績不穩定則是缺點,只能希望其資產折讓漸漸收窄,策略應是逢低收集,短期展望看愉景灣物業開售而定。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