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紅色經典」之價值觀,在於對外寧要損友,不要諍友;對內寧要奴民,不要公民。且聽挪威諾委會主席的頒獎詞,堪稱字字珠璣,句句諍言,北京卻如東風射馬耳,更報以「鬧劇」「小丑」等語言暴力,令世人為之瞠目。
若論中國之「最佳損友」,非北韓莫屬,六十年前正是野心勃勃的金氏政權把中共拖入韓戰,滿目廢帳殘旗,血淵骨嶽,新中國更遭國際封鎖,致使國脈沉滯。其後金家政權繼續「損人」不止,八九年春夏之交,趙紫陽若取消北韓之行,時局演變當會有很大不同,然而中朝「鮮血凝成的友誼」豈能不顧?及至趙紫陽與金日成應酬一番回來,已然失勢,末了幽囚至死。到了今時,平壤立儲金孫子繼承大統,難道不是「鬧劇」和「小丑」?中共派政治局常委去朝賀,難道不「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但中共寧要損友,不要諍友。所以說,金家爺孫三代都是中國命中的剋星。
《零八憲章》象徵公民運動的抬頭,該憲章的各項原則均見於早年《新華日報》等歷史文獻,它亦係中共革命先賢的主張。但自本朝立國就在精神上「焚書坑儒」,只要順民臣民,具有起碼公民意識如趙連海者,都要判罪,遑論劉曉波?然而愛國臣民常常也是「損民」,譬如橫空出世的孔子和平獎,是否「鬧劇」和「小丑」姑且不論,它的客觀效果確係給黨國抹黑,不但令諸夷竊笑,連海峽對岸連爺爺也錯愕不已,藍綠兩營亦為之開懷同樂。我相信此舉並非黨意志和政府行為,而是擦鞋心切的愛國臣民之行為藝術。由此可見,不願當公民者,其實便是臣民順民也做不安生,到頭來非淪為「愛國損民」不可。
天朝核心價值還須多列一條──寧要佞臣,不要諍臣。體制內從來不乏有良知的耿直之士,他們要煉石補天,革故鼎新,但代復一代的逆向淘汰,諍臣越來越邊緣化,袞袞佞臣佔據了中心舞台。這樣的角色更是損上加損,因為他們是在損國害民。譬如他們的瞞與騙讓愛國臣民們真的以為,世界上「有一百多個國家和組織」反對這屆諾獎;於是臣民們跟着豪情滿懷:「諾貝爾委員會必須承認是少數!」這令愚民更愚,令庸主更庸,令中國更加背向世界文明潮流。
例舉去年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在「輿論導向」之下,臣民們多以為我方是中流砥柱,如何力抗強權,為發展中國家仗義執言,形象好得不能再好。事隔一年的坎昆氣候會議上,中方才略作檢討,謂:去年成了眾矢之的,在於未能善用媒體,被人家佔據了道德高地云云。國內百姓現在才聽到這些,已時過境遷,不打緊了,反正新一輪的愛國造勢正風風火火。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