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現有約6,000名有言語障礙兒童,政府提供6歲或以下的治療服務,名額有限,令不少病童的輪候期長達兩、三年。庭恩言語治療兒童中心租用位於西九龍富昌商場的舖位,提供一對一治療,現有250個名額,輪候名冊上也有200人。需求殷切,黃家寧正計劃在新界增開一間。
七成名額免收費
庭恩七成名額是減免至全免收費,三成只收300元,每次45分鐘,市場上私家言語治療師收費則由600至1,000多元。中心有十多名言語治療師,其中盧愛茵說,兒童言語發展遲緩與聽障、自閉症、專注力低、智障等有關,也有聘請了菲傭的家庭,兒童廣東話口音不正。「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可以用遊戲幫助訓練,等佢哋改善口肌控制同專注力」。
盧姑娘說,選擇在庭恩工作,因為她十分敬佩老闆黃生、黃太那份「不問回報,不斷付出」的助人精神,全心盡力協助低收入而有語障兒童的家庭。她正懷孕,「本來打算BB出世後會轉做全職媽媽照顧BB,不過真係唔捨得離開庭恩,故產後仍然會留喺度,做個工作和家庭兼顧的言語治療媽媽」。
有專注力不足和過度活躍問題的石恩銘,在課室內喜歡舉手,但總不能把問題講出來,連自己名字都說成「第一名」。石太本來要在政府服務輪候三年,後經學校介紹到庭恩治療,9個月後恩銘現已能「坐定定」。石太在中心也一起學習,回家給恩銘繼續訓練,「最初真係好傷心,家有番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