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領袖峯會上周五閉幕,會上除了通過永久的歐盟金融穩定機制外,幾乎一切依舊,令歐元區前途再度成為話題。然而,由於政治原因,始終難以令人相信歐元最終成為過去式。
不過,區內債務問題至今仍未解決,歐債危機發展下去,歐元國綑綁在一起發行歐債(E-Bond)將是遲早問題。
歐盟峯會的結果,一切按德國鐵娘子總理默克爾的意願,歐元區領袖不到最後一刻也不行動的作風絲毫未變,這其實也正好給炒家一個狙擊歐洲弱國的理由。
歐央行上周宣佈,首次將資產由50億歐元倍增至107.6億歐元,也是為了未雨綢繆,一旦西班牙出事,央行也有足夠資產購入該國國債。
發行歐元債券挺弱國
德國的反對,令峯會未有就危機提出突破性解決方法。IMF總裁卡恩亦指出,歐元區必須就危機提出更全面解決方法,發行歐元債券,由於可減低弱國發債成本,亦不會嚴重削弱國家競爭力,窒礙歐豬經濟體復蘇,將很有可能成為歐元區下一步棋。
對於發行歐債,債息因而扯高的德法兩國當然舉腳反對,批評者指出,發行歐債其實是在削弱國家緊守財政紀律的動力,並懲罰那些財政狀況良好的國家。諷刺的是,對危機欠缺具體解決辦法,已令德國10年期債息升至逾3厘。
事實上,默克爾極可能在形勢危急下,被迫對發行歐債首肯。她曾在今年5月,激烈反對向水深火熱的希臘批出貸款,但隨着歐豬危機越演越烈,該國國債孳息及信貸違約掉期(CDS)屢創新高,為了阻止危機蔓延,鐵娘子也要低頭。
歐元明年料反覆上落
在發行歐債議題上,各經濟師已討論到很細節部份。意大利財長特雷蒙蒂與盧森堡總理容克,早前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詳述以歐盟債券機構,代替歐洲金融穩定工具的建議。
文中指出,歐元區成員國應逐漸以歐債替補國債,直至歐債總額佔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四成。
具體操作是在弱國還未需違約時,向債權人提出以國債換歐債的建議,債權人若接受歐債,將面對部份損失,但歐債信貸級別將較國債更優先,減低對市場造成的動盪。
至於歐元去向,4月中希臘爆煲,歐元兩個月內暴跌12.6%;11月初,市場傳出愛爾蘭債務危機升溫,至該國落實向歐盟及IMF求救,歐元跌幅收窄至8.6%,反映投資者已認定歐元區領袖不會見死不救,歐元明年走勢預料仍反覆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