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周五完成電視直播節目後,隨即趕往雲咸街某餐廳拍外景,新節目拍檔是香港寬頻主播郭穎詩,對談內容當然離不開股市和經濟,當日我們探討了兩個話題:美國QE2是否失效?港美股市背道而馳原因?
港股上周三下午開市後急挫,西班牙被評級機構穆迪投資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成為了恒指3日急插「一千點傷心的理由」。
與此同時,另一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把香港信用評級上調至「AAA」最高級別,並與美國「睇齊」,惟港股不但反彈無力,恒指更跌穿「頭肩頂」頸線,美股卻「唔聲唔聲」升至兩年高位,原因何在呢?
QE2成效逐漸浮現
上述情況,或許跟QE2的良好「後遺症」有關。隨着美國長債價格持續下跌,孳息率節節上升,導致不少市場人士,開始質疑QE2的成效。
其理據是,若果QE2有效,美國國債價格,便不應該越買越跌。然而,筆者看法卻是剛剛相反,並認為QE2成效已經逐漸浮現。首先,聯儲局大印銀紙買國債,目的是要穩定投資市場信心,而並不是要推高債券價格,隨着市場風險胃納上升,資金為爭取更高投資回報,自然會由債市流入股市,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債價格下跌,孳息率不上升才是奇怪。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若果短債孳息上升速度,開始追過長債孳息,出現整條孳息曲線上移情況,即債券價格,不論是短期到長期都下跌,除了可能是反映市場加息的預期,亦意味有更多「短錢」流入股市,屆時牛市三期可能已經來臨。
當然,由於美國長債孳息節節上升,導致港美長債孳息出現「倒掛」,因而降低外資資金流入本港誘因。從近期港滙持續偏軟,回落至7.7761便可見一斑。美債息升、美股上升;港滙偏弱、港股下跌。前者沒問題,後者不想見。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