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Android百個apps逾半洩用戶資料

iPhone、Android
百個apps逾半洩用戶資料

智能手機方便好用,皆因有很多應用程式(apps)可供使用和玩,但機主可否知道這些程式一直監視着你,出賣你的私隱。美國傳媒調查了101個iPhone和Android系統的應用程式,發現過半數會將用戶私隱洩露給廣告商。

洩用戶位置 年齡 性別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甚少電子儀器像智能手機那樣,可知道機主許多個人資料,例如電話號碼、機主現時位置、姓名,還有每部手機獨有的編號。智能手機有這麼多個人資料,但卻不會保密,反而經常與其他公司交換用戶的個人資料。
《華爾街日報》檢視了美國最多人用的101個應用程式中,有56個在沒知會用戶和未經用戶同意下,將他們的資料傳送給其他公司。當中47個是洩露用戶位置,5個是洩露用戶年齡、性別等。洩露得最多的是iPhone的文字訊息應用程式TextPlus4,它將手機永久編號傳送給八間公司,又將用戶的位置、年齡和性別傳給兩間公司。
電腦用戶可以刪除追蹤檔案,阻止私隱外洩,但智能手機機主卻不可以這樣做,例如被稱為「手機身份證」的iPhone獨立識別碼(UDID),是不可刪除的,因此幾乎無法防止被蒐集資料。
蘋果和Google都聲稱有保護用戶私隱,但進一步調查顯示,許多應用程式連最基本的保障私隱條文也欠奉。最諷刺的是101個被測試的程式中,Google旗下的手機廣告網絡商AdMob、AdSense等,接收了當中38個程式傳送的用戶資料。至於蘋果旗下的iAd廣告網絡,則由18個程式接收資料。
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