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與目的 - 林夕

目標與目的 - 林夕

終於忍住不上智經研究中心網站,調查一下那個「年青人多樣化」的調查,是如何個調查法。因為,你問我個人抱負十年目標,你給我選項,會誘導我推介我鼓勵我就選這些,與留空間給我自行填寫,得出的結果可以有很大偏差。一調這民調,果然,是選擇題,不是填充題。每人可選三項,共14項,只消看到買樓或居住環境累積第一桶金升職生兒育女結婚環遊世界,實在太正常正道,誰會抵受得住直覺,方便又隨便地選為人生目標?這又如何能反映出年青人的特質有幾多元化?
主辦調查的「大人」,選擇了給年輕人最主流的選項,升職創業有樓有車結婚生子旅遊,活在一個經濟城市最主流的目標,差不多這樣,也離不開這樣。
我還以為「開開心心地hea」應該是個熱門的選項,如果任由填寫,有可能脫穎而出。現在,不曉得選「其他」的,有多少人會以「做個好人」「快活樂活」為人生目標。難哪,因為這是目標,也是目的。目標與目的不分,這調查也就意義不大。買樓的目的可以是結婚生子,結婚生子這目標的目的可以是過得快活,賺第一桶金是為達成另一個目標:退休,退休的目的,最終又是為了甚麼?升職的目的是為環遊世界,以環遊世界為抱負,最終也不過反映了各自理想生活的內容。
想理解年輕人,或想了解任何人,光問他人生目標是不夠的,知道為甚麼以此為標,到達標以後的收穫,才有調查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