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樓價指數不足信? - 曾淵滄

曾淵滄專欄:樓價指數不足信? - 曾淵滄

近來,中原城市指數(CCI,Centa-CityIndex)倍受關注,我作為這個指數的創始人之一,當然感到高興,不過,過去3個星期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Centa-CityLeadingIndex)連續上升,與市場的預期、與政府的預期並不一樣,那的確是值得進一步了解,是不是指數在運作上有問題。
中原城市指數有兩個,一個是正式的中原城市指數,以田土廳(土地註冊署)正式買賣紀錄來計算,但是,一般房子買賣合約要6個星期後才呈上田土廳,心急的市場等不及,因此,我們還有另一個稱為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以供參考。這個領先指數,是根據中原地產前線經紀上報到總部的臨時買賣合約來計算。臨時買賣合約是最及時的,當然,臨時買賣合約隨時會因「撻定」而告吹作廢,但不失為一個有用的參考資料。

數據或滯後數星期

中原集團在香港二手樓宇市場買賣佔有率近40%,這麼大的樣本應該是有價值的,不過,一個很現實的運作問題是:中原前線的經紀能不能在數天之內,將臨時買賣合約呈報總部以運算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當然,如果前線的經紀不呈報買賣合約,他們也收不到佣金,我們曾經向中原地產建議,他們應該每星期計算及發放一次佣金,這樣就可以誘使前線經紀盡快把成交合約上報到總部。不過,中原地產幾時發一次佣金,不是城市大學數名教授可以左右的,畢竟,這是中原的內政。
幾年前,城大7位參與製作中原城市指數的教授,其中一位退休了,我們開始感到不應該永遠壟斷這項知識,於是我們開始訓練中原地產研究部的員工,並逐步將日常的運作的計算工作交回給中原地產自己處理,完成知識轉移。
當然,我堅信以中原老闆施永青的為人,絕不會製造假數據,只是在實際運作上,最新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的確可能混和着部份遲交上總部、3星期前的臨時買賣合約,導致數據出現滯後的問題。希望大家不必心急,過早下定論,再等多兩三個星期,相信最新的成交紀錄必能反映出來。

曾淵滄
作者為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