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媒體報道,全國人大最近公佈了公開徵求車船稅法草案意見的結果。近10萬條意見中,贊成將行政法規上升為法律的,佔總意見36%,要求修改降低稅率的,則佔總意見55%。
車船稅法的諮詢期只有一個月,卻有近10萬份意見回覆(內地對政策回覆意見者,普遍不多),反應算是激烈。其中有不少意見指出,地方政府房產或地稅少了,於是藉「節能減排」之名,強行向中產收入人士加稅,加重車主負擔。
有統計顯示,客車現時已是徵稅最多的商品。稅費佔了買車總費用平均達四成至七成,可說是全球數一數二。一輛客車在內地從出廠、購買、使用、保養等,要繳付的稅種和稅額,先是17%的成本增值稅,再來10%的車輛購置稅、再加車價之1%到40%的消費稅,進口車再加15%的關稅,燃油費還有過路費橋費,有些地方還徵收道路建設費、環保費等,而一、二線城市,在討論開徵的擁堵費(類似當年香港討論過的繁忙時間道路收費)也是箭在弦上。如果將車船稅法上升為法律,車主負擔會進一步加大,百上加斤。
節能減排可用燃油稅
內地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施正文教授表示,目前對車輛徵收的稅項已見繁多,車船稅只是一個小稅種,從稅制政改革角度出發,其實可以取消的,特別是在消費稅和房產稅改革完成後。他建議,應減少或分併乘用車的相關稅種,以使大多數車輛稅收維持不變。
如果是為了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其實可以用燃油稅作調節,如果是為了平衡社會貧富差距,則可以用其價值作量稅依據,價值越高,課稅越多,用上一刀切的方式,其實有點殺雞取卵。至於在投資方面,假如實施的話,受惠的行業其實呼之欲出,留待聰明的讀者自行思考吧!
陳建良
寶來證券(香港)資產管理部投資管理董事
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