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銀上季淨息差再收窄貸款大增 未來半年需求樂觀

港銀上季淨息差再收窄
貸款大增 未來半年需求樂觀

【本報訊】本港按季計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在第3季雖有所減慢,但金管局最新一期季報預測,第4季及2011年,本地經濟將穩步向前,惟低息環境及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引致資金流入,將對區內通脹及資產價格構成壓力,影響仍未明朗。本港零售銀行整體營運及資產質素繼續改善,業界對未來6個月本地貸款需求前景樂觀,但銀行淨息差續受壓。 記者:劉美儀

截至9月底止,銀行淨息差按季年率計,由第二季度的1.35厘,進一步收縮2點子至第三季的1.32厘;若按年率計為1.33厘,較截至6月底的1.34厘,收窄1點子。
淨息差收窄,主要與第三季的計息資產增長,超越淨利息收入的增幅所致。

信貸質素連續五季改善

期內股票融資、物業及批發零售貸款,是帶動零售銀行貸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但第三季港元利率輕微下跌,使參考港元同業拆息定價的資產,所帶來的利息收益略見減少。
今年首三季,零售銀行的整體除稅前經營溢利,按年增加10.5%,反映銀行信貸質素優劣的特定分類貸款(包括次級、呆滯及虧損),對貸款總額的佔比,由6月底的0.96%,改善至9月底的0.84%,比率連續第5個季度錄得下跌。

陳德霖任總裁的金管局發表季報,預測明年港經濟穩步向前。 資料圖片

憂樓市過熱 通脹升溫

季報亦指,本地註冊認可機構的綜合資本充足比率保持穩定,9月底為16.1%,雖較6月底的16.2%微跌,但仍遠高於8%的法定水平。
本港方面,物業市場過熱的風險依然有隱憂,公佈指當局在過去幾個月推出的措施,已產生一些影響,但在現時低息環境下,導致物業市場過熱的因素仍然存在,物業價格及新簽租約租金上升,連同食品價格向上,最終可能令通脹壓力升溫。
外圍環境方面,該局表示先進經濟體系的復蘇動力逐漸減弱,美歐經濟增長持續落後於要令高企失業率回落的幅度,這些地區的貿易餘額可能收窄,亞洲區內貿易,料將繼續支持本港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