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幾耐之前,有大學生話女友唔嫁無殼蝸牛,引起全城譁然,但原來唔只佢一個想買樓,大把後生仔女都覺得喺香港地冇層樓揸喺手,好冇安全感。煲呔「御用智囊」智經研究中心上兩個月做咗個調查,發現有五成七受訪青年,未來10年最想做到嘅係買樓或者改善居住環境。呢班青年由16歲至35歲都有,即係中學生都想買樓。
近半年輕人想移民
智經理事伍穎梅同八方講,啲後生仔咁想買樓,係受社會價值觀同環境所影響,阿媽阿爸為有瓦遮頭勞碌奔波,所以都會勸仔女儲錢買樓,唔好做無殼蝸牛,調查結果反映父母嘅訴求。調查發現,受訪者年紀越大,越覺得要解決住所問題。唔知係咪俾阿媽「哦」得多,更加想買樓。
有近半受訪者話會考慮未來10年移居其他城市,當中近八成半話係為咗追求較佳生活質素,越高學歷就越想移居海外。八方對結果毫不詫異,皆因外國樓價相對冇香港咁高,喺香港供樓,供一世都供唔掂,仲未計樓價嘭嘭聲咁升,政府九招十幾式冇乜效,高官出口術亦冇用,施政報告提出嘅置安心計劃遠水不能救近火,居屋已死,想置業又唔想做房奴嘅香港人,可能要移民才可以圓業主夢。
要設更多互動平台
智經主席胡定旭對呢個調查結果有另一睇法,佢話年輕人想去第二個國家、城市住吓冇乜問題,因為可以有多啲國際視野,然後回饋社會,唔一定會造成香港人才外流。伍穎梅幫手解畫,話家嘅年輕人價值觀多樣化,冇單一政策可以照顧到佢哋唔同嘅需要同埋期望,所以社會應該要正視年輕人訴求,港府要設立更多互動平台,好似Blog,社交網站等等,畀年輕人參與更多政策諮詢同埋制訂工作。佢話好欣賞特首喺facebook設立「上亞厘畢道」頁面,畀年輕人都可以向佢反映意見,八方認為,高官應該站出來面對群眾,匿喺網絡世界隨時閉門造車,適得其反。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