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教材分家制仍無共識 申訴專員批評教局

課本教材分家制仍無共識 申訴專員批評教局

【本報訊】教科書價格高昂,年年遭家長詬病。出版社把教師教材免費送給學校使用,成本佔教科書約一至兩成,費用卻全數轉嫁家長身上。教育局去年提出,將課本、教材「分家」,以減輕家長經濟重擔,但至今仍未能與教科書商達成共識,計劃最快也要下學年才有望推行。申訴專員黎年昨日批評,教育局未有盡力履行承諾,要求局方公開解釋事情原委。
黎年昨在立法會上表示,由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率領,政府、學校議會及教科書出版商組成的「課本及電子學習資源發展專責小組」,去年就改善教科書制度提出了多項建議,如借用教科書計劃,推行電子教科書等,以減輕家長買書費負擔問題。但至今只有數項落實執行,如向全港中、小學發放一筆過撥款,在未來三年購買電子學習資源。但多個問題包括教材分拆出售後由誰付鈔、推行電子書資源問題等,卻一直只聞樓梯響,其中教材分拆一事更延遲到下年度始推行,要求教育局解釋。

局方書商未有共識

教育局去年將教材分拆建議暫緩一年至明年9月始實施,希望利用一年時間與教科書商磋商,但據知局方與書商至今仍未就教材價格一事取得共識,書商一直希望當教材分家後,學校能獲得政府撥款購買教材,但局方堅持不可能用公帑為書商銷售「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