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隨着人民銀行上周末沒有落實加息,內地A股及港股皆出現反彈(ReliefRebound),不過,A股的反彈力度明顯比港股要強。其實,內地沒有加息,反而令海外投資者更加擔心通脹將不受控制,《金融時報》更白紙黑字的指出,西方投資者對中國宏觀環境及決策都是由中央主導和決定,深感不安。正因如此,在外資佔極大比重的港股市場,出現了逢高必沽的情況,反而內地股市完全由本土投資者主導,因此在反彈時阻力也相對較小。
另外,近日港股成交金額大幅萎縮,證明不少機構投資者開始進入年尾聖誕及新年的假期心態,在整個倉位上都不太願意大幅增加風險,以免萬一市況逆轉時會出現虧損,影響年尾花紅。
花旗估值低有得升
技術走勢方面,最氣勢如虹的市場固然是美股,當中美國的一眾金融股表現尤為堅挺,特別是花旗集團。上星期,美國政府把手頭上最後的100億美元花旗股份,以每股4.35美元出售,結束了政府在金融海嘯時出手拯救花旗的行動。由於這次政府出售股份已經事先被市場預期,因此這次「一鋪清袋」式的批股,有助消除投資者對未來股份供應的疑慮(Overhang)。
儘管百億美元規模龐大,但投資者對這次花旗批股反應熱烈,最後股票供不應求。而在批股後,花旗的股價不跌反升,周一花旗更高收4.81美元,在批股中接貨的投資者可謂喜出望外。
有不少的分析員更認為,花旗的估值依然便宜,市賬率僅為0.9倍。如果股價能升至1倍市賬率,那麼還有10%上升的空間,這對一隻大市值股份來說,其實是頗為驚人的。
筆者或相關人士持有上述投資工具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