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茉莉花」擔心 - 盧峯

為「茉莉花」擔心 - 盧峯

聽過小提琴家張萬鈞在和平獎頒獎禮演奏「茉莉花」後,禁不住為音樂家及樂曲擔心,恐怕他們會成專權者報復打壓的犧牲品。
音樂本來是洗滌人類心靈的妙韻,是釋放人類心靈枷鎖的key,是不帶甚麼政治色彩的。只是,音樂特別是美好音樂的感染力着實非同小可,足以把某份感覺、記憶銘刻在人們心裏。只要指揮開始舞動指揮棒,只要小提琴手拉動弦弓,只要鋼琴手按動琴鍵,那份或美好、或哀怨、或激昂的思緒就會被撩起,某些人和事的記憶就會紛然湧上心頭。
蘇共頭子、蘇聯締造者列寧生平最喜歡聽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Appassionata(熱情),每天聽着都不覺厭倦,聽完後更是滿心充滿善意,想輕拍他人的頭,跟他們溫言軟語一番。可惜,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革命是要流血殺頭,是要絕不手軟的打倒敵人(Youhavetosmashthemoverthehead-smashthemwithoutmercy-eventhoughintheoryweareagainsteveryformofoppressionofmankind)。因為這番話,列寧的徒子徒孫們把Appassionata視為洪水猛獸,視為足以動搖共黨鐵律的毒草,把它打入冷宮,不得超生。幾年前德國電影「竊聽者」就把這份對「好人奏鳴曲」的提防描寫的活靈活現。
今次張萬鈞對着「空櫈」演奏「茉莉花」,把勇者的孤寂、專權者的蠻不講理勾勒的清清楚楚,深刻的烙印在所有見證者的心中。往後「茉莉花」的音樂響起,大家肯定會想起奧斯陸市政廳內那張空櫈,想到在獄中孤寂的劉曉波,想到姜瑜之類當權者爪牙的嘴臉!對北京當權者來說,「茉莉花」比Appassionata更可怕,更令他們憂心忡忡,他們自然用盡方法令張萬鈞的琴聲、令「茉莉花」不再在中國大陸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