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女病人隱蔽10年

青光眼女病人隱蔽10年

【本報訊】本港估計有2%至4%人口受青光眼困擾,但因病徵不明顯,不少人求醫時已損失視力。有求醫時20多歲的女病人,視力餘下不足一成,只可看到光與影,被迫放棄銀行工作,更隱蔽家中10多年,直至近年才重新投入社會;醫生提醒,病人應學會接受患病現實。記者:陳凱迎

阿May(化名)從小已有近視,長大後視力越來越差,「成日都頭痛,好容易撞親,又睇唔清楚黑板,抄唔切筆記要問同學借嚟抄」。直至20多歲,阿May的情況仍無改善,視光師檢查後發現其眼壓異常升高,遂建議求診眼科。
結果,眼科醫生證實阿May罹患青光眼,當時視力只餘下不足一成,「只可以睇到光同影」,由於要經常請病假睇醫生,阿May惟有辭去於銀行的工作;每次出街阿May都要有家人或朋友陪伴,為免麻煩別人,她寧願留在家裏,「除咗必要嘅事,例如覆診同返教會,否則無必要都唔想去街」。
阿May說,隱蔽10多年來,多數會聽錄音書打發時間,電視則只可勉強看到畫面;直至07年,阿May開始接受患病的事實,在朋友邀請下開始到盲人輔導會學習用電腦和一些基本生活技能,「事實就係有病,唔接受都要適應,只要唔好咁高要求,睇唔到嘢都一樣可以用電腦同煮飯,唔好埋怨太多」。

學會接受患病事實

本身也因青光眼令右眼失去三分之一視力的精神科專科醫生蔡永傑指,常見有長期病患者因疾病纏身而困擾情緒,「最初我都有好多擔心」,但病人須明白壓力只會令病情惡化,「要學識同個病相處」。
眼科專科醫生許少萍則指,如阿May般年紀輕輕便病發的青光眼患者並不罕見,也有大學生因患青光眼而輟學,年輕患者多因無法接受視力變差,或是擔心使用眼藥水後影響外觀,出現情緒病症狀,她建議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每隔一至兩年驗眼一次,以及早發現眼壓有否出現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