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面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困擾,全球銀行業於第二季減少歐豬四國(愛爾蘭、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的債券持倉,當中德國和法國銀行揸貨最重,反映歐豬若爆煲,這兩個國家將首當其衝。
全球銀行次季沽逾8000億
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報告顯示,截至第二季止,全球銀行持有的歐豬債券達2.28萬億美元(約17.8萬億港元),較首季減少1070億美元(約8346億港元),當中絕大部份銀行都減持希臘國債。
報告指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憂慮重燃,並成為困擾市場的最大因素,導致區內債券備受壓力,其中以愛爾蘭國債的壓力最重,而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以至意大利的國債亦受到影響。
以持倉規模計算,法國及德國銀行業期內持有歐豬四國債券的規模分別達5127億美元及4102億美元,佔整體規模約40%,其中法國持有最多希臘債券,金額達831億美元;而德國所持的愛爾蘭債券亦多達1864億美元,僅比持貨最重的英國少11億美元。
歐盟研改拯救基金用途
分析員表示,希臘及愛爾蘭今年先後爆發債務危機,影響市場信心,及後分別要歐盟及IMF出手,才度過難關。但至今為止,歐豬國家的國債孳息仍然未有顯著回落,反映市場信心仍脆弱,估計歐豬債務危機隱憂會繼續對銀行股帶來壓力。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盟官員正考慮修改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的資金用途,或容許資金用於購買區內財困國家的債券,以及向其提供短期信貸額度,令財困國家較易獲得當局協助,以減少當局需要向財困國家提供全面拯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