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行於上周作出年內第6次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的決定,鑑於今年銀行新增信貸總額肯定超過7.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度指標,故個別銀行的流動性增長,當局尤為重點關注。
《路透社》昨日引述消息指,10月份被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6間銀行,兩個月差別期原本於上周五屆滿,惟當局要求再延長3個月,不過大部份大行發言人均指出,未聞有關通知。若不計差別政策,經本月20日調整後,大行準備金率將增至18.5%。
外電於10月11日報道,包括工行(1398)、建行(939)、農行(1288)、中行(3988)、招行(3968)及民行(1988)等6行,被要求額外增加0.5個百分點的差別準備金率,期限兩個月。惟《路透社》昨引述消息說,有關銀行已接獲通知,差別期再延長多3個月,換言之,上述6行的準備金率將進一步推高至19%。
工行建行:未聞延長期限
工行及建行發言人接受查詢時均指,未聽聞收到差別準備金率及延長政策通知,外電引述中行財務管理部副總經理吳建光亦表示,該行的準備金率經上調後是18.5%,沒聽說其比率被上調至19%。證券界估計,不排除個別銀行未收到期滿後停止差別政策通知,遂解讀為延長期限。
明富環球香港亞洲金融研究部主管陳昔典認為,即使6行真的被要求差別準備金率,由於內地大行資金極為充裕,而存放人行的準備金亦會收息,故對大行息率回報影響不大。另《中國證券報》引述中銀監副主席蔣定之表示,內銀資本充足率,可能因貸款擴張而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