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下) - 蔡瀾

出埃及記(下) - 蔡瀾

為什麼埃及沒有美食?人家也是文明古國,吃的文化,總可代代相傳下來吧?
我覺得是地理環境不富庶,就沒辦法產生什麼廚藝。人民維生已是問題,能夠糊口就是,那來的大魚大肉呢?這只是我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
是,建築金字塔需要無限的財富和智慧,但只屬於一小撮人在控制,大眾,還是貧苦的,對飲食沒有什麼要求。人民的素質,還是很差。
整個開羅很髒,通過市中心的人工運河,兩岸堆滿垃圾,上百年沒清除,再過幾個世紀也是同樣吧。金字塔還是老樣子,經過數次的恐怖份子的襲擊,增加許多荷機關槍的人員,稱為遊客員警。旁邊的驢子和駱駝尚在,一陣陣的排泄物,異味攻鼻,久久不散。我對這個惡臭產生過敏症,已達忍無可忍的地步。
乘年輕時,快點去看金字塔,你會愛上這古老的文明,感歎那偉大的工程,不然,只是堆叠積的巨石。記得我首次來到,去菜市場看奇異的蔬菜,在茶檔中和當地人一塊吸水煙,那種樂趣,當今重遊,已經盡失。埃及沒有變,變的是我。
我開始覺得吃飯時看的表演,由一位藝人把身體旋轉了又旋轉,是冗悶又單調的。為什麼好好的民間藝術要拉得那麼長,重複又重複?再怎麼好看也感到無聊,像看到我們的舞獅,永遠是同一動作。就算那誘人的肚皮舞,那女的身材再好,舞姿再那麼挑逗,也因為拉長了來表演,令觀眾失去了興趣。
再值得研究的歷史和文明,也迫得我喘不出氣來。
忽然,我對埃及感到極強烈的厭惡,想盡快地離開,因為這塊古舊的土地代表了我垂垂老矣的心情。
我要學習摩西出埃及,帶着的不是以色列人民,而是我那火樣紅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