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就在港隊贏東亞運足球金牌1周年前夕,得悉前金牌教練遠去了。訊息在鑲滿歷史的星空橫破長空,以此不快消息總結這1周年,真攞景。
回顧近月由政府拍板的港足鳳凰計劃進度,港足躉消受過無盡欣悅,也領會過無盡失落。因為工作、興趣、進修,區區終斷續看畢那個主題為「敢於夢想」的137頁推動本地足運顧問研究報告。當中有些願景、意念難以苟同,但那是值得每個喜歡或頗喜歡或不喜歡港足的人,從民政事務局網站下載閑中翻閱。
鳳凰何時重生
由港足架構、球場設施、百年發展史以至列舉中、日足運發展作比較個案,文字沒雕琢匠氣,在我近30年集藏生涯,還沒見過資料比它豐富的港足史書、工具書。
報告提到「港足潛質深厚,現正是起來行動的時候」,無奈事成事敗不由人。對照下,去年港隊奪金時排世界143位,今年11月為145位(12月應會高少許);統籌計劃的前英足總首腦戴維斯明年回來才再諮詢相關人士,而港府只記得為向阿爺臉上貼金的申辦亞運一事拉票,鳳凰何時重生?
最後回應法比奧兄,他昨提到「老細足球肆虐全球,教練不是沒病氣出病,就是好端端被人說有病。」以有病開脫,港人怎會不諳此道,當年老董不是早讓大家上了這一課嗎?港足摘金後一年,要以病開脫的人又怎會少?
藍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