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望學校助學金 申請條件苛刻學生家長月入5,145元 方可免學費

德望學校助學金 申請條件苛刻
學生家長月入5,145元 方可免學費

【本報訊】直資學校助學金乏人申請,引起審計署關注,只發出60%助學金的德望學校,申請條件苛刻,學生家長每月平均收入低至5,145元,才可免學費,低於三人家庭綜援受助額。教育局又以自己標準,重新計算被指助學金撥款不足的22間學校,結果16間得以「脫罪」,但餘下6間撥款不足的學校,半數三年來仍未達標。
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昨第三日聆訊審計報告,教局提供的文件顯示,德望學校的學費每年3.5萬至5萬元,減免分四種級別,採用計分制,按學生家庭每月平均收入計算,收入越高,得分越少,收入不高於5,145元可獲最高20分,學費全免。
以一個父母都外出工作的三人家庭計算,每月收入18,691元或以上的家庭將不獲減免;子女要獲全免,家庭收入則不可多於7,035元,即比三人綜援家庭的綜援金少約1,000元。

踢爆教局高層無知

德望學生家中若有成員無收入,即使家庭收入超標也可能獲得減免學費,但校方註明這不包括計算領取綜援的家庭成員。議員何秀蘭昨以為綜援學生無權申請減免,直斥校方歧視;不過校方昨澄清,綜援學生的綜援金若不包括學費,也會獲批減免。
直資學校需撥出一成學費收入作助學金,用作減免清貧學生學費。教育局常任秘書長黃鴻超昨誤指,綜援學生的學費由社署代繳,在場的局長孫明揚被質詢時,仍「將錯就錯」未有更正。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林建華稱,學費減免由助學金撥出;社署也指綜援家長選擇非官津學校,一般不會獲發學費津貼,踢爆教育局兩高層「不熟書」。
審計署報告揭發22間學校在08/09年度,撥出的助學金不足學費一成,不過教育局容許學校從捐款等途徑,湊夠所需助學金。局方新提交的文件顯示,以此計算只有6間學校未達標,當中港青基信書院、基督教崇真中學和真道書院連續三年金額不足,但仍未改善。

德望學校學費減免條件苛刻,全免學費的家庭收入上限低過綜援。

六間08/09學年助學金撥款不足學校

‧聖道迦南書院 欠缺金額:48,828 助學金運用率:90%
‧邱子文高中學校 欠缺金額:27,365 助學金運用率:96%
‧聖保羅書院 欠缺金額:65,124 助學金運用率:67%
‧港青基信書院 欠缺金額:381,130 助學金運用率:73%
‧基督教崇真中學 欠缺金額:931,491 助學金運用率:52%
‧真道書院 欠缺金額:3,056,950 助學金運用率:24%
資料來源:教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