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將鼓勵低收入人士就業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訂為變相低收入家庭生活津貼,無論是否需要跨區工作,只要合乎收入及資產限額,每月做夠72小時就可申領600元津貼。民間團體及立法會議員批評計劃的收入及資產寬限額過嚴,以三人家庭為例,每月總收入不可超過1.2萬元,即平均每人月入不逾4,000元才有資格申請,認為計劃申請條件太苛刻及「搵笨」。
記者:馮永堅、王家文
新計劃永久實施,取代現行的跨區交通津貼,最大分別就是取消跨區要求,沒設定領取津貼時限,申請人只要符合收入及資產資格,就可申領每月600元津貼。但申請人要接受嚴格的入息及資產審查。
政府建議新計劃改以家庭為申請單位,並將資產審查分六級。由一人家庭每月收入不可多過6,500元,總資產不可逾4.4萬元,至最高的六人或以上家庭,月入上限1.6萬元及資產不超過18萬元。如家庭成員有年滿60歲的長者,每名長者可額外加3.5萬元資產限額。申請人每月要工作滿72小時才可申請津貼。勞工處會設立就業支援專題網頁,協助「返唔夠鐘」的打工仔找兼職。
倘兒子加人工 全家或失津貼
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批評,政府改以家庭為單位計算入息及資產上限,令很多低收入人士被拒門外,「如果一個三人家庭收入係1.2萬,個仔加咗人工,家庭入息便超過上限,會連累埋阿爸阿媽都冇得申請津貼」,批評政府其實只係想「縮皮」。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也指,收入及資產限額太嚴,令不少低收入一族超過申請資格,「出年實行最低工資,可能好多打工仔收入超晒額」。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認為,新計劃是變相補助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津貼,與扶貧委員會最初提出的跨區交通津貼目的完全不同,亦擔心會影響僱員加薪幅度,「僱主可能計到啱啱好,合乎最低工資同時又令僱員可以攞到交通津貼」。樂施會項目倡議幹事黃碩紅對於政府未放寬每月工作至少72小時的限制表示失望,「香港有超過10萬名僱員每星期工作少過18小時,逾半人月入低過3,000蚊,當中近七成係婦女,但偏偏佢哋就係最冇保障嘅一群」。
明年第三季推出 三年用37億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認為,新計劃有足夠吸引力令低收入人士就業,當局亦會設抽查申請人提供資料以防計劃被濫用。他指,下月底會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最快在明年第三季接受申請,估計首三年開支37億元。
勞福局發言人說,全港有33萬名低收入人士合乎申請的入息要求,但當局沒有他們的資產資料,現時暫未知合申請資格人數。
新舊交通津貼計劃比較
-跨區交通津貼計劃(現行計劃)-
受僱情況:受僱者
申請單位:以個人為單位
收入及資產限額:月入不逾$6,500,資產不多於$44,000
每月領取津貼:$600
領取津貼限期:12個月
住所及工作地點:居於元朗、屯門、北區或離島其中一區
-鼓勵就業交通津貼(新計劃)-
受僱情況:自僱人士或受僱者
申請單位:以家庭為單位
收入及資產限額:分6級,以家庭人數計算(見下表)
每月領取津貼:如家庭成員全部合資格,每人每月可得$600
領取津貼限期:合資格者可永久領取
住所及工作地點:沒有限制
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申請資格
住戶人數:1 入息限額:$6,500 資產限額:$44,000
住戶人數:2 入息限額:$8,500 資產限額:$60,000
住戶人數:3 入息限額:$12,000 資產限額:$90,000
住戶人數:4 入息限額:$14,000 資產限額:$120,000
住戶人數:5 入息限額:$14,500 資產限額:$150,000
住戶人數:6人或以上 資產限額:$180,000 入息限額:$16,000
註:家庭中有年滿60歲長者,每位可額外增加$35,000資產限額
資料來源:勞工及福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