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策略住宅投資者轉戰工商舖

調整策略
住宅投資者轉戰工商舖

政府上月出重招打擊樓市熾熱炒風,主要針對住宅市場徵收短炒額外印花稅,工商舖市場只收緊按揭成數至五成,影響相對輕微,不少住宅投資者開始留意工商舖市場,查詢量一周急升60%。
消息人士透露,有一名原擬投資尖沙嘴港鐵九龍站上蓋物業的內地客,因政府出招,立即轉以3300萬元購入同區柯士甸道地舖投資。

不涉額外印花稅較靈活

消息人士稱,該內地客一直留意九龍站上蓋的住宅,打算長線收租,但上月19日政府出招後,即令內地客打退堂鼓。代理轉向該內地客推銷商舖物業,早前落實以3300萬元,掃入柯士甸道幸運大廈地下4號舖,約300方呎,呎價約11萬元。舖位現由地產代理承租,月租約6萬元,回報約2.2厘。
以市值計,九龍站上蓋凱旋門一個1338方呎的高層三房單位約值3000萬元,月租約6萬元,回報約2.4厘,與剛成交的商舖個案相若;但代理分析稱,因商舖買賣不涉及額外印花稅,靈活性較高,而且升值潛力亦有機會較住宅高,料有部份住宅投資者會轉買賣商舖物業。
一家專營商舖買賣的中小型代理負責人表示,以往極少住宅代理聯絡該行合作,但政府落實打擊炒樓後,數日內接獲數十家住宅代理「coldcall」要求合作的查詢,希望提供商舖盤源,予原擬購買住宅的投資者選擇。

查詢量一周激增60%

至於同時代理住宅及工商舖的中原,商舖部助理區域營業董事陳國坤稱,受新措施影響,住宅部同事接洽工商舖部提供盤源的查詢,一星期內大增60%,客源主要為一批原打算購入樓價1000萬至3000萬元的豪宅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