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女兒不能失去母愛棄胎保命癌婦最痛的抉擇

三歲女兒不能失去母愛
棄胎保命癌婦最痛的抉擇

【本報訊】Mandy去年與丈夫正期待着腹中新生命到來時,她開始記憶力下降,檢查發現腦內長了一個最易惡化的腫瘤,治癒機會低於一成;想到今年才三歲的女兒不能失去母愛,Mandy惟有放棄胎兒,才能接受治療活下去。經歷人生最痛,當日被醫生評估只餘一年命的Mandy,今日仍然堅強活着,她深信「盡力去做,每一日都係賺咗」。
記者:陳凱迎

現年30多歲的Mandy於會計公司負責內部培訓,與丈夫KT育有一女。去年Mandy再度懷孕,「檢查知道係仔好開心」,一家人對新生命的到來充滿期待。
但去年9月Mandy的身體開始出現不正常訊息,已懷有三個多月身孕的她開始記憶力下降,偶爾不能表達心中所想,其後連理解能力也受影響,「連幾個簡單英文都睇極唔明」。
Mandy心知情況不妙,遂向腦科醫生求診,檢查後醫生證實她腦內有一個直徑約四厘米大的腫瘤,更是屬於最易惡化的「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簡稱GBM)」,治癒機會「連一成都無」。
最初Mandy情緒崩潰,寧願放棄治療也要保住腹中寶寶;醫生卻告訴她即使放棄治療,也捱不到寶寶出世,接受治療則最多可再活12個月,「個女咁細唔可以冇咗媽媽,我唔可以咁自私」,Mandy惟有忍痛放棄尚未出生的兒子,接受手術治療。

患惡化最快的腦腫瘤

醫院其後同意讓Mandy夫婦領走兒子「屍體」,舉行基督教的告別儀式;Mandy憶述親眼看到兒子一刻,她還笑着說:「同老公好似樣。」話裏沒有帶着傷感,「因為我哋唔覺得係『失去』咗佢,將來會喺天堂再見」。但談到抱着還只是胚胎的兒子屍體的感覺時,Mandy還是說不下去,KT緊握着太太的手代答:「當時我哋好想用自己雙手令佢溫暖番。」
雖然今年3月Mandy曾經復發需再施手術,但術後使用標靶藥治療八個多月以來都沒再復發,並重返工作崗位。香港神經外科學會主席黃志強醫生指,GBM是腦腫瘤中惡化最快的一種,會失控地侵略腦部組織,無妥善治療的病人病發後僅可多活數周,一年約有52宗新症,在惡性腦腫瘤中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