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先有東海與黃海軍演,後有中國對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異見人士劉曉波做出的憤怒反應;經濟上,美國推出次輪量化寬鬆措施(QE2)兼出口術拋出QE3,上述種種勢激發中國,向中東、東盟、非洲,甚至發達國家大打「經濟牌」,發揮「金錢為王」的影響力。
人幣要成主要貿易貨幣
從經濟增長實力比拼,美國必定被中國比下去,但中國作為美國最大債權國(截至9月底止持有8684億美元美國國債),中國卻是處於下風,領導人更要望天保佑美國「安康」。
小民相信中國將加速改變,促進其貿易夥伴個個用人民幣找數,以助人民幣成為全球主要貿易貨幣,屆時,儲備貨幣的地位,自然唾手可得。
中國成為全球主要貿易貨幣之心,越見明顯,如近日擴大貿易試點範圍、大增出口試點企業等正常貿易渠道;透過企業合作「輸出」人民幣,如國開行、中石油、委內瑞拉計劃財政部及委內瑞拉能源石油部等,今年4月聯合簽署一份長期融資合作框架協定,融資的貨幣構成為100億美元和700億元人民幣;還有將俄羅斯與馬來西亞兩盟友的貨幣,在本土外滙交易中心交易。
面對上述變化,小民認為,香港要有危機感,要知道世上沒有永遠的必然,擴大貿易試點代表香港日後將面對更嚴峻的競爭,因此香港要分秒必爭,爭取納入「十二.五」版圖,要知道中港簽這麼多緊密經貿安排(CEPA),證券業已被眷顧但未見突破,金融業對於中央來說,算是國家安全,屬易收難放。
中央嚴批本港人民幣清算行的結算額度,嘆慢板式審批小QFII與境外銀行進入內地銀行間債市的新申請,不就是一個訊號嗎?當然,中央始終看好香港,否則人行就不會派人向本港銀行摸底,看看何時解封。
因此,香港協助人民幣成為貿易貨幣,首要條件就是要爭取兼做好人民幣離岸角色。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上周六稱,自從美國推出QE2後,多了熱錢流入香港,以香港為基地,投資區內股票市場。梁鳳儀滿有信心說,香港作為一個自由投資城市,有能力承受熱錢流入。
管熱錢要管得中央放心
在中央眼中,香港管熱錢,不但要有能力承受,亦要從中國角度多想,要管得令他們放心。正如人行廣州分行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小組辦公室副處長范林純,本月初在港指出:「不會因熱錢流動問題,影響推進中港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的決心……只怕沒貿易背景資金,會用這些渠道衝擊內地市場。」
做好本份,國家自會將香港納入「十二.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