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復蘇,無助改善青少年就業問題。一項調查發現,七成受訪中五或以下的低學歷青少年,認為其學歷限制可選擇工種,當中四分一更指學歷低令自己不獲僱主垂青。有低學歷少女更坦言即使有心繼續進修,也因工作時間過長而難以選擇心儀課程。
工時長難遷就上課時間
基督教服務處8月至11月訪問了274名中五或以下學歷的18至25歲青年,發現73%表示就業有困難,例如可選擇工種少,當中約四分一人坦言曾因學歷低而不獲僱用。調查又發現六成受訪者指沒有進修,主因是工作時間不穩定和未能負擔學費。
中五未畢業、現年23歲的阿B指,曾任快餐店店員、侍應、售貨員,雖然想進修轉工,卻因工時長令她錯過機會,「好多時放工已經10點幾甚至12點,邊度仲有得上堂?」她說只要有進修課程適合,即使深宵上課也願意。
25歲的阿堃八年前會考零分,曾打過多份散工,坦言不能談理想,「學歷咁低,搵到份工養到自己已經好好,唔敢講理想前路」。幸好數年前一家社福機構願意聘任他為活動助理,才令他可發展這一方面的興趣,無奈現時職場上甚少這類工作可讓低學歷青年發揮。
基督教服務處建議,政府可利用關愛基金資助開設彈性上課時間的進修課程,讓更多青年可在深夜等時段上課。當局也應提升毅進、展翅等課程的認受性,例如修畢課程後可獲得等同會考中、英文及格的資歷,方便青少年更易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