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氣溫「可能」跌至13℃(預告歸預告,家陣香港天文台之冇譜或離譜的天氣預告有告等於冇告,微風變強風,世紀大颱風變舊式風扇,話冷流晒大汗,間中有雨變水浸,只有一樣:話熱肯定熱死人。我的珠三角朋友也抱怨:過去不信任內地天氣預告全靠香港,如今連香港天文台的預測也流於間中有雨或見陽光可能有煙霞或小雨至黑色暴雨……!)副刊提早推出羽絨衣服特輯應變,13℃咋噃?!
也已十二月中旬,不見冷風連芒果樹亦已發花開新芽,不斷暖冬,地球十分大吉利是,這上下應迎接3℃而非13℃。凍得少,冷得不過癮,甚至傳統冰封北國面對雪暴亦顯小家子氣;加拿大東岸大範圍冰雪,電視台竟然推出冰雪形成特輯,真不對勁!昔時零下攝氏20度左右是加東南基本十二月後氣溫,雪暴恒常冰封數月極等閒。過去廿年全球暖化去到什麼程度?
加拿大這等凍冷之國面對冰雪的過敏反應立竿見影。
多倫多已算北國國境之南,過去十一月下旬便積起街雪次年四月漸融便叫暖和了。再北一點的魁北克,山區的愛爾伯達九月見零星飄雪,待下年五月甚至六月才嗅到暖風那才叫真正的寒冷。
英國也告寒冷大雪,嘩!十七年冬天最早降暴雪紀錄……罷了罷了,踏雪穿過根盛頓花園連接海德公園上課的路可能真的旱未嗅雪味久矣,幾場大雪便算大新聞了,從前倫敦再熱的夏天也不過28℃,如今六、七月閒閒高過35℃才是更值得關注的天氣現象。
從另一角度看,媒體也非無事生非,世界這樣熱暖下去絕對不妙,最終演變人類大災難,北方民間賀年詞「瑞雪慶豐年」,意謂冬天下的雪積起明年開春得水灌溉耕種收成有望。現今世代求雪不單止耕種,而是一份春夏秋冬四季運作正常,祈求人類有將來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