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場術語中,「點心」向來帶有負面意思。不過近期本港投資者,卻樂於成為大戶「點心」,此話何解呢?內地財政部再次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並首次引入市場機制,參考機構投資者認購反應,再定出國債收益率。
由於境外人民幣資金,向來缺乏「出路」,在僧多粥少情況下,導致新一批人民幣國債零售部份,每年票面息率只有1.6厘。由於發行人民幣債券成本,在相關產品需求大增下持續低企,本港和海外企業,亦爭相發行被市場形容為Dim-SumJunkBonds的人民幣垃圾債券「即投資級別以下債券」。早前包括合和公路基建(737)及McDonald'sCorp,亦相繼發行非金融機構類別的「點心」債券。
買國壽、平保回報勝人債
最經典例子,莫過於銀河娛樂(027)日前發行的13.80億元人民幣的3年期債券,由於反應熱烈,由原定發行10億元加碼至13.80億元。以上周四定價計算,收益率卻只有4.625厘。由於上述債券為本港人民幣債券中,只屬投機級別,雖然是最高的投機級別,惟收益率不但較上海發行其他同級別,且同年期的同類人民幣債券小58個點子,收益率更較同類企業如MGMResortsInternational的美元債券低近一半。
人民幣升值憧憬,加上境外人民幣國債收益率低企,導致「點心」債券市場出現極度熾熱情況。然而,由於內地貨幣政策已經由「適度寬鬆」轉為「穩健」,在人行加快上調利率步伐的情況下,債券價格將無可避免地出現回落的可能。由於內地實質負利率問題嚴重,人行未來,必定會加快上調長年期人民幣定存息率,若果上述情況同樣在境外人民幣定存市場出現,勢必增加人民幣債券持有人機會成本,預期通脹更會蠶食預期收益率。因此,透過股票市場,投資人民幣資產,當中包括受惠加息的內險股,如中國人壽(2628)及中國平安(2318),長線回報定必高於投資「點心」債券。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