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爸Rahman - 張灼祥(拔萃男書院校長)

星爸Rahman - 張灼祥(拔萃男書院校長)

在前往石澳高球球場路上,Rahman讓我聽了李治廷唱的《想我吧》。我說:「唱得不錯啊。」
Rahman笑着說:「還可以再好一些的。」
天下父母心,對自己孩子要求,總會高些,卻又對他們的成就,引以為傲。Rahman這位星爸,歌唱得好,人也挺隨和風趣。自李治廷參與演出《歲月神偷》,唱《歲月輕狂》,其後得了個最佳新人獎,演與唱俱都闖出名堂來。星爸也開始忙起來,《李小龍傳》要上映了,他送來優先場戲票,着我一定去看。
第一次見李治廷,是《歲月神偷》首映禮,那時的治廷,斯文淡定,看來有點害羞。到他在《李小龍傳》亮相,還是那麼斯文,欠缺李小龍在電影中流露出來的那一點點的狂野。在現實人生,七十年代初在尖沙咀書店購買哲學書籍的李小龍,也是那麼斯文有禮,一點不狂傲。
Rahman說《李小龍傳》剪了很多不該剪的鏡頭,李治廷學詠春的一段都給剪掉了。
說起對打,我的回應:「打Boxing那一場有欠真實,倒是在米倉那一場打得尚算精彩。」
Rahman說:「打得少呀。」
說的可是事實,真是打得少。但那不是一套武打片來的。
《李小龍傳》說的是李小龍青少年時代的故事,該是文戲場面比武打場面多才對。電影內容豐富,是過份豐富了。細節太多,一般觀眾,一下子要吸收那麼多粵語片的流金歲月訊息,從吳楚帆到曹達華,從梁醒波到于素秋,還有他們的下一代,人物眾多,怎樣消化得了。吳楚帆的名句:「做人不可以『食碗面,反碗底』(觀眾看了卻不懂得笑,其實是對照多年後吳楚帆上電視台節目,重複他的名句,竟說成『食碗底,反碗面』,很有惹笑效果)。」
李小龍少年時,穿插不同片場,看上一代明星拍戲,看盡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景況。對他日後擔正做主角,很有幫助。五六十年代,生活較為簡單、樸實,卻是人間有情,跳跳查查,與女性朋友喝杯茶,看套電影,已屬人生頭等大事來了。
同意Rahman所講:「跳ChaCha那一場經過剪接,太短了。」是的,看的時候,意猶未盡啊。該拍出那年代,跳ChaCha的經典場面,會很可觀的。那是比Rahman還要早一點點的年代。Rahman說他愛跳ChaCha,比治廷跳得還要好,這一點,我是不會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