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脹5.1%見頂上月食品價飆 本月料放緩 紓加息憂慮

內地通脹5.1%見頂
上月食品價飆 本月料放緩 紓加息憂慮

【本報訊】衣、食、住三類價格將內地11月通脹推至28個月新高,居民消費價格按年升5.1%,遠超市場預期的4.7%,其中食品及住宅價格上漲佔總漲價因素的92%。發改委負責人稱,通脹已見頂,12月將回落至5%以內。加息急切性將紓緩。 記者:周燕芬

關係民生的食品價格再創高位,按年升11.7%,其中食油、水果與蛋分別升14.3%、28.1%、17.6%,水、電及房租亦創08年9月高峯。
今年首11個月通脹已是3.2%,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指,今年宏觀調控目標為3%左右,也還算在這個調控目標的範圍之內。儘管相信12月通脹不會再衝高,不過盛來運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仍將高位運行。

食品佔物價增幅74%

通脹在5%上上落落,非中央所懼,他們最擔心是與民生相關的通脹。盛來運指,中央在11月17日公佈「國16條」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的措施,以增加供應、降低成本,及穩健貨幣的政策,作為打擊通脹重要手段。
發改委指,11月29至12月5日期間的菜價已回落,11月菜價環比降1.9%,麪粉價開始小幅回落,反映糧食價在措施下已開始回穩。
部份食品價格受控並非代表中央控制物價有絕對把握,拉動通脹上升的食品價格,在通脹佔比是74%,還有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升6.1%,亦反映通脹續有上升壓力。發改委昨提到穩健貨幣政策,將為明年穩定物價奠定宏觀基礎。
人行於前日再次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統計局又指通脹已見頂,但分析員對於加息是否逼切仍存在分歧。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加息刻不容緩,人行應很快大幅度加息。興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內地通脹在4.5%以上都應該要加息,明年的CPI肯定會比今年高,故此年內加息要比明年加好。
恒生(011)助理總經理陸庭龍估計,內地會在年底前加息,加幅0.25厘。除了加息,亦會加強監控物價措施。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指,食品價年漲11.7%,說明用準備金率控制信貸是不對頭,「誰見過拿貸款逛超市的?加息吧,領導,真實利率越來越負了。」

加息機會留待明年

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師陸挺則認為,高通脹下中央仍不加息,反映中央關注借貸成本及銀行的穩健性,12月加息機會下降,該行預期明年仍會有3次加息機會。
另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表示,若果內地通脹超出可承受的範圍,相信人行及內地相關部門會採取措施,加強收緊銀行信貸,有助紓緩香港通脹。

中國11月份經濟數據

居民消費價格 按年變動:+5.1%
工業品出廠價 按年變動:+6.1%
工業增加值 按年變動:+13.3%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按年變動:+24.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按年變動:+18.7%

*首11個月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各界對內地加息看法

市場人士:美銀美林陸挺
看法:中央關注借貸人利息負擔及銀行穩健性,不願加息

市場人士:人行前副行長吳曉靈
看法:全球低利率環境令中國難加息

市場人士:申銀萬國李慧勇
看法:明年三月前加息

市場人士:中信銀行孫建林
看法:若果加息,熱錢肯定會更快更多的流入

市場人士:瑞銀汪濤
看法:加息刻不容緩,政府應很快大幅度加息

《民間心聲》
進補由大勺變小勺

隨着中藥一天一價,內地居民冬季進補不易。居民指,太子參今年漲3.5倍,黨參漲1.6倍,「去年一份藥是110元(人民幣.下同),今年是410元。」中草藥價格漲得離譜。「膏方亦吃不起了,以前一大勺一大勺地舀,以後可能得換個小勺。」

咖啡喝不起戒掉算

一位家庭主婦對《中央社》稱,她約朋友到飯店嘆咖啡,埋單才知一杯要80.5元人民幣,令人咋舌。她大嚷,咖啡漲得最厲害,現時一般市民惟有不喝咖啡、不買奢侈品。

廁紙勁漲價逾五成

一位北京老百姓接受本港電子媒體訪問時大嘆:「之前買一條廁紙13元(人民幣.下同),現在20元,大漲逾五成。老百姓是實在地感受到通脹之苦,政府應想辦法解決!」深圳市民看來仍較幸運,他們可赴香港掃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