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香港的讀者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台灣《圓球城市》的籃球作者朱彥碩,從今日起與香港的朋友見面。
最近,NBA宣佈從黃蜂隊老闆手上接下了經營權,所謂「經營」也者,其實僅是「代管」,待到有新的老闆出現,便會解除代管之職。但實際上,這當中透露一個玄機:NBA球隊的經營,對許多美國老闆來說,是越來越難了。
現有多支球隊求售
從最近的NBA勞資談判來看,勞資雙方依然在「各說各話」的階段,但雙方對NBA「獲利」多寡、甚至有無獲利的認知還沒有了結的話,雙方很難在短時間內有甚麼結果。我個人是樂觀認為NBA下一季不會封館,但是會影響到明年許多活動,如海外賽這種必須事先規劃的賽事。那事實上呢?NBA本身一直在做全球性的擴張,但在美國中小型城市的球隊,出現經營上的困難卻是不爭的事實。如果其母企業在其他領域虧本,而球隊又賠本的話,很容易就變成了代罪羔羊而放棄經營。現在NBA有多支球隊求售,跟戰績好壞不一定有關係,而是與市場有關。
既然美國本土的企業有些人玩球隊玩不下去,那麼,俄羅斯首富MikhailProkhorpv接掌網隊,可說是開了非美籍老闆的前例。換句話說,只要有錢,都有可能做NBA老闆。早前NBA對於非美籍老闆接手,存有很大疑慮,但已今非昔比。
文:朱彥碩
台灣《圓球城市》籃球專家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