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當局近日向廣東省高層提交一份彙報,專談深圳建設「公民社會」所做的努力。當局原來期待,這項涉政治改革的舉措,或許能討得中共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歡心,不料卻換來汪洋狠批,直斥深圳此舉是「不講政治」,令深圳高層不寒而慄,急急叫停一直高調宣傳的「公民社會建設」運動。內地學者指,這意味着未來中國政治將趨向更加保守。
廣州《南方周末》記者傅劍鋒昨日在微博上,引述多位深圳媒體人透露,指前幾天深圳市委市政府向高層(即廣東省委)提交了一份深圳市「公民社會」建設的彙報,深圳高層原以為,這是一項可炫耀的重要政績。不料被省委高層痛批,指深圳此舉是「不講政治」。傅劍鋒稱,現在深圳「已變得很講政治」,當地媒體已把「公民社會」當成敏感詞,不敢再提。
由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倡導
據了解,「公民社會建設」是深圳市委書記王榮今年4月正式就任後,大力倡導推行的一項涉政治改革的內容。上月底,深圳市委審議通過深圳「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建議時,還特別將「探索社會組織與公眾廣泛參與的公共治理模式,率先建立現代公民社會」的提法,納入規劃;引起內地媒體極大關注,紛紛報道。今年8月深圳特區成立30周年,王榮接受北京喉舌媒體新華社、《人民日報》等採訪時,也大力宣揚「建設公民社會」,曾稱:「中國特色公民社會的建設,深圳一定會走在全國前列。」
深圳「公民社會建設」主要內容,包括改革行業協會管理體制、將社會組織民間化、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支持扶植社會團體組織等。據透露,目前深圳社會組織已近4,000家。
深圳民間學者朱建國指,三年前汪洋就任廣東省委書記時,曾大唱「解放思想」,三年過去廣東不但沒解放思想,反而更加保守。現在連「公民社會」這個如此中性的詞,汪洋也不讓提,更遑論其他政治改革,「這說明,汪洋絕非一個能為改革作出擔當的政治人物;他就要回北京任官了,由此也可看出,未來中國的政治,只會趨於更加保守」。四川學者冉雲飛指,在專制制度下,公民社會的發展,對打破權力壟斷、推動民主化,具有重要意義。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