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演又不願演的戲,是在失落之際,還得強顏歡笑戥人高興以示風度。這裏沒有針對性,但凡頒獎禮,人人都希望得獎,但卻矯情地「有份參與已當得攞獎」,或「劇集得獎還開心過自己得獎」,或「觀眾鍾意緊要過得獎」……年年都有人演着這揪心戲場。明明是「失」,為什麼不准我憤怒、不甘、悲哀、妒忌、灰心?如骨骾喉多難受。作為公眾人物,狗仔隊苦候一晚捕捉真情好炒作,失獎者自控「交足戲」。回家才哭泣療傷,太為難自己了。
有寃要訴,有苦水要吐,有不滿要發洩,此乃自由和人權。盛會中壓抑?現今有「圍脖」(「微博」的諧音)可多加利用。
「圍脖」不是頸巾、口水肩、蝴蝶結,它是套在肩脖上一圈安全的保護物,取暖品。外頭風雨飄搖冰天雪地世熊炎涼,就躲在一角織圍脖吧。大小明星早已把它當成自己發行的私家報刊,不但是自辯和宣傳的平台,還可發放真假消息吸引狗仔追訪,翻身作主人。一旦遂願,例如釣得金龜,「圍脖」功成身退關掉也罷。一天沒上岸,一天心情忐忑借題發揮,這東西好用。自己擁抱自己也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