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潮女變身「Winniethe菇」

八方人物:潮女變身「Winniethe菇」

當年昂貴的牛肝菌、黑松露菌未引起港人注意,Winnie黃詩敏便以雲南的野生菌,邀請米芝蓮3星級廚師Patrik合製J'sGarden菌醬。06年美食博覽會,Winnie想出即場煮意粉,奇招令攤位逼爆,成功上位,除了吸引傳媒注意,更令家族生事業重上軌道。

母親是潮州女人典範

四年如一日,聯記號第三代掌舵人Winnie仍笑容可掬,並贏得「Winniethe菇」稱號,談及首本著作《此日期前最佳》記述的家族生意聯記號,以及母親的傷逝,時爾大笑時爾哽咽,不失潮女大情大性的本色:「潮州女人嘛,我老細寫序都話,第一次見我,就係企喺張凳同下屬隊啤。」
人們說黑松露菌味道有點像蒜頭,話有湊巧,Winnie家族是靠蒜頭起家的。爺爺黃光炎55年創立聯記號,做蒜頭批發,爸爸黃介民70年接力,獨市批發全國蒜頭:「香港八成蒜頭都係經我哋批嘅。」
至80年代中國開放,蒜頭水貨紛現,不再獨市,黃爸爸因為幫朋友而囤太多貨,結果欠巨債,多間房屋挪作抵債。
黃太決定代夫出征,獨自跑到深圳取貨,有供應商刻意將貨車停在店舖遠處,「阿媽即刻行兩個鐘路去到架貨車,爬上去揀晒啲爛蒜出嚟,臭罵個男人後唔要啲貨」。自此,黃太的強悍無人不識。
這位潮媽於《此》所佔篇幅比作者本身還多,她叫盧芃(芃:粵音蓬),天生美人胚子,「我阿媽係潮州女人典範,聰明勤力又捱得」。
彼時Winnie正值升大學,但未能考入港大,黃媽媽借錢讓女兒出國,但遭冷嘲「爭人錢仲供個女讀書?」媽媽受辱,卻不示弱,「我窮只係一時,但我個女嘅教育係一世嘅」,咬緊牙關將女兒送到加拿大。Winnie廿多年後憶述仍淚流哽咽。
Winnie90年終完成學業回港,加入大公司IBM,後主力營銷,五年後轉職SAP任高層,年薪曾逾200萬元。潮女基因發作,她連臨盆在即也與客戶開會,更挺着大肚子笑說:「你再唔簽,我就喺度生仔喇。」結果合約簽訂,翌日誕下新一代潮女。

母死後接管家族生意

至2000年,媽媽證實患肺癌第三期,Winnie常偷偷落淚,「點解唔畀佢享吓福」。堅強的黃媽媽活得較醫生估計長,挺到02年逝世。
Winnie變得消沉,翌年在老父鼓勵下打理聯記號,巧合認識來自雲南的野生菌種植商,「初時見啲菇黑麻麻,唔敢掂」。怎料原來它比雪白的蒜頭貴幾百倍,她更發現,歐洲商人將雲南野生菌加工包裝,再以貴很多倍的價錢賣到香港及內地等,遂致力拓展此市場。
她現時專注打理上環店舖,這天一邊接受訪問,一邊叮囑貨物擺放位置,臨別不忘向送貨青年寄語:「頭髮咁亂,剪剪佢啦。」潮女本色難移。Winnie的13歲女兒芷菁長得像外婆般清秀,也訓練得可在今日起的工展會幫忙看檔。新一代潮女,後繼有人。
記者 翁煜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