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寓所變景點 市面廣佈政府線眼

特稿
寓所變景點 市面廣佈政府線眼

外國傳媒到訪緬甸必到的景點,仰光UniversityAvenueRoad的昂山素姬寓所,如今跟平常的住宅已沒有太大分別。大閘仍然掛上反對派全民盟的紅黃旗幟,但過去多年盤據在此的警察已不見了。記者來到,只見一群工人在門前修路。不過有當地人跟記者說,政府還昂山素姬自由,不過是方便監視與她接觸的人;任何來訪過這裏的人,必定被政府派人秘密跟蹤。
記者無法證實當地人的說法,但告訴記者這個陰謀的人,是擁有碩士學位的K小姐,不似信口胡謅。記者這天來到,烈日當空下,五、六名年輕工人在昂山素姬寓所門外修路。整條馬路都不見有人修整,偏偏就在這裏有人掘路。記者找不到寓所的門鐘,其中一名女工就提示記者,大閘有個小活門,可以打開呼叫守在門內的人。
守門的人說,昂山素姬這天沒空見記者,着記者前往全民盟的總部預約。記者在這裏拍照的數分鐘內,修路工人不時回望記者,直至記者坐的士離去。

殘破總部氣氛熱鬧

說回K小姐的忠告,她叫記者如果決定要去探訪昂山素姬和全民盟,就別再找當地人訪問,這樣會害苦了當地人。為甚麼呢?她解釋,因為兩個地點都佈了政府線眼,任何人去過這兩處,都會被跟蹤,以找出跟昂山素姬或全民盟有關的人。K小姐說,昂山素姬重獲自由不能即時改變緬甸的現狀,緬甸的前程也不能單靠昂山素姬一人推動。但她對國家仍抱有希望,所以她去年曾出國深造,然後回國尋找機會,推動改革。
記者按指示去到全民盟的總部,它是一幢相當殘破的兩層高建築物,殘過深水埗雷生春,細小過教協港島會址。但那裏很熱鬧,甫入門口就坐着一群年輕人,又有一群婦女在製作昂山素姬紀念品。政府不斷嚴打,依然有人無畏強權,堅守兩年前已被政府解散、總部個多月前才重開的全民盟,可見昂山素姬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LiHanThaMyint說,因為全民盟仍在重組階段,現有多少成員無法說準,但多年一直活躍支持的人,則有五、六千。63歲的他已給全民盟奉獻了22年青春,他曾是工程師,加入全民盟以來,先後被羈留四、五次,每次兩星期至一個月不等。是甚麼支撐着人民千辛萬苦抗爭下去?全民盟的總部,舉目皆是昂山素姬的肖像,其中一幅特別矚目,照片加上了她的一句名言:「改變必會來臨,因為軍隊除了槍械,甚麼都沒有。」 本報記者

昂山位於UniversityAvenueRoad的寓所(前),已成到訪緬甸必到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