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把脈:做分析要忘我 - 鍾維傑

樓市把脈:做分析要忘我 - 鍾維傑

一講到「分析」,許多人便聯想到數據和數學程式。沒錯,分析的確會用上一些數據和程式,但一般房地產分析通常不須用到太過艱深的數學,除非有需要或做學術研究。有部份市場現象難以量化,如市場氣氛,宜多作實地體察。
做分析懂得搜集資料及程式運作等當然重要,但筆者覺得以下的條件更要掌握:
(一)要懂得忘我。即是忘記自己之房地產投資組合及利益。若不,便做不到中肯獨立之分析。
此外,中肯獨立分析表示IsaywhatImeanandImeanwhatIsay,但並不代表分析無懈可擊或一定對。得悉新市場資訊時,或須加以修正。

作出觀點後再自我論證

(二)要自我懷疑。若時間及資源許可,當分析達致一些觀點和結論時,最好從另一角度審視,即自我辯證,看看那些觀點和結論能否抵禦「攻擊」,若不,或許需要重估,若是,則有更大信心確定觀點。
至於那分析是否為大多數人接納,又或只得小貓三數隻認同,皆不最重要,因分析好與否和多少人贊成無必然關係。
(三)要懂分大小。意思是識辨問題之關鍵,如近年樓價上揚,印銀紙是主導,而其他因素和環節,如供樓負擔、售樓手法、供應量、銀行貸款限額等則顯得次要。

多閱讀多思考增加常識

(四)要有commonsense。多閱讀多思考是方法之一,且不只看「本行」之書,非本行甚至非「煞食」之科目其實也重要,如行為經濟學、腦部科學、以致歷史和文學。簡言之,就是懂得將看似不同類別之事情組織起來。
(五)要有抽象的思考能力。建築設計可以用電腦繪圖及模型來表達,但分析涉及概念,表達較困難,頂多靠圖表,若視眾缺乏abstractthinkingability,便事倍功半。方法可參考下列的連結: http://www.ted.com/index.php/talks/hans_rosling_reveals_new_insights_on_poverty.html,可領略如何將統計圖表變得生動,當然人力物力不菲。
房地產分析有兩個層面,為宏觀及微觀。宏觀是考慮例如是否投資內地市場,去北京上海還是南京武漢,又或多做住宅還是商場等,總之沒有個別項目方案要考慮。微觀則是分析個別項目,如考慮參與項目A還是項目B。至於兩個層面有甚麼分析方法,日後再談。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