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媒體敢言 與北京唱反調

南方媒體敢言 與北京唱反調

內地傳媒報道新聞一向有中共中宣部的禁令「緊箍咒」,業界未能暢所欲言之際,各項被當局視為破壞和諧的報道,大至災難小至升斗市民的個案,都隨時被抽稿「禁聲」。但是業界不乏一批有志推動言論自由者,不斷以衝擊當局底線、「擦邊球」等方式發聲,當中包括北京的《炎黃春秋》、《財經》雜誌、《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報》等,其中南方的媒體,由於社會相對較早開放,且受本港傳媒言論自由的影響,作風大膽敢言,經常與北京大唱反調。

刊批評執政黨內容

以廣東的南方報業集團為例,旗下十多份報章雜誌,經常都有「出位」之舉。今年10月,《南方人物周刊》刊出日本「反華急先鋒」石原慎太郎的專訪,石原在訪問中宣稱自己並非反華而是反對共產黨。有關批評執政黨的內容,在內地被視為一大禁忌。專訪見報後,當局已下令禁止所有內容上網。

周刊開天窗抗打壓

去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訪華期間,點名只接受《南方周末》的專訪,南周總編輯向熹、記者張哲進行訪問,但見報的稿件內容卻異常平淡,且迴避了人權、言論自由等敏感問題。
《南方周末》在專訪見報當天,用兩個半版空白廣告,即「開天窗」的形式作無聲抗議。中宣部隨即下令全國不得轉載專訪內容,事後總編輯向熹被降職。
此外,2004年《南方都市報》因率先報道沙士疫情,三名高層被關押及判刑。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