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姬獲釋一刻,在香港的緬甸少女Charity激動得差點落淚。這位留學香港的大學生,連公開慶祝也不敢,怕得罪了緬甸駐港領事館,護照不獲續期。Charity一家因為加入反對黨被通緝而流亡泰國,她努力讀書獲得獎學金,來港修讀法律,希望畢業後回國教育下一代,推動緬甸法治。
寧當難民不願獻媚
自由是緬甸人的奢侈品,即使遠離了國境,自由仍然很有限度。Charity生於緬甸的Mandalay一個政治世家,父親是最大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北部幹事。誕下Charity不久,昂山素姬領導下的全國民主聯盟在選舉中大勝,軍政府不認輸,推翻結果並通緝聯盟成員,Charity父母逃亡到泰國北部,Charity由祖父母照顧。
留在緬甸讀書的Charity,獲得老師賞識,選她去參加軍政府慶典表演鋼琴。年紀小小的Charity傳承着父親的耿直基因,質疑為何自己要娛樂軍人,曾向老師要求退出表演,不獲受理。7歲的Charity決定退學,隨父母一起流亡泰北,寧當難民,也不願向政府獻媚。
以緬甸生活水平而言,Charity一家本屬中產階級,祖父曾是大學教授,不過舉家每天收入僅得一美元。流亡的生活很苦,Charity在山區上課,長大一點,才獲得志願機構引薦到泰北城市清邁上學,再輾轉申請獎學金來港讀法律。
Charity是假名,她不敢公開姓名面貌,是因為她仍需要為護照續期,以便繼續留港讀書。一旦被緬甸駐港領事館發現她的身份,肯定續期無望。奇怪的是,年幼時已偷渡出境的Charity,又如何取得緬甸護照呢?原來她得知可以來港留學,就偷渡回國,申請護照,以緬甸國民身份出國。
中緬兩國政府相似
她希望學有所成,畢業後回國推動法治,協助緬甸建立一個公平的政制。昂山素姬獲釋,是Charity實現夢想的強心針。昂山素姬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Charity也知道,中國有位劉曉波,今年也獲和平獎,「昂山素姬和劉曉波很相似,緬甸和中國政府也很相似」。
諾貝爾和平獎還沒有為緬甸和昂山素姬帶來民主自由,在中國,劉曉波的得獎也不見得讓政府開明起來。但Charity說,和平獎給予緬甸人一份尊嚴,推動人們抗爭下去。從更實際的角度看,昂山素姬利用諾貝爾獎金成立基金,教育緬甸下一代,繼續為緬甸的民主自由而奮鬥。Charity雖然對劉曉波認識不多,但相信和平獎對中國人可以起着同樣作用。
記者 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