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閥要在南生圍起豪宅,一片淨土不再安寧。蘆葦和桉樹最無辜,雀仔和魚兒最委屈,任人魚肉無力反抗。抵擋推土機的任務,交給受過大自然恩惠的香港人。設計師的童年、藝術家的靈感、港劇的佈景、觀鳥人的學校、愛樹人的樂土、龍友的基地,全由這片濕地孕育,成就一幅南生圍眾生相。他們的故事和感言,是悼辭抑或祝福,今天有分曉。
著名攝影師與畫家水禾田,曾在南生圍附近生活多年,形容那裏是世外桃源,「兩旁種咗白楊樹(編按:應是桉樹),白色樹身延伸天際,一條窄窄嘅泥徑,中央係湖,可以泛舟」。他說南生圍遠離繁囂,憩靜幽雅,很適合靜思人生,惟政府對這些大自然美景毫不在乎,拱手相讓予發展商,他甚感可惜。
觀如畫風景影相寫生
現時四海為家的水禾田,20多年前與父母同住在南生圍旁的鳳池村,由他家中出發,經過大大小小的魚塘,便來到南生圍,隨即看到如畫般的風景:湖畔一間小屋,有村民在養雞,湖邊泊了兩艘小艇。他早年的畫作與攝影作品,大部份都以南生圍做題材。
他說當年南生圍已經是龍友熱點,「每逢周末,攝影發燒友都會帶住Model去影相,擔把遮、拎把扇企喺樹旁影相」。他在邵氏廣告部工作時,每日由元朗去清水灣片場,來回需四個多小時,但他仍不捨得搬離南生圍,「放假我唔會出去,就留喺南生圍影相、寫生」。
後來發展商在南生圍陸續收地,村屋被拆,魚塘被填平,「漸漸失去咗郊外嘅感覺」。現時身在溫哥華的水禾田,已很久沒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