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近日集中討論QE3的可行性,而按目前的客觀條件而言,普遍認為美國推出QE3的機會不大,究其原因是QE2沒有收到預期之效,加上鷹派的阻力,要推出QE3並非易事。不過,大家要明白一點是投資市場永遠是炒憧憬,早前炒美元反彈,除了因為技術因素外,歐債問題令市場避險情緒增加,美元才借勢反彈。
歐債問題不是短期可以解決,暫時其嚴重性會稍被淡化,加上QE3的憧憬,相信炒弱美元的概念仍會繼續。不過,個人認為美國再搞甚麼QE,對經濟都不會有太大幫助,只是助長資產泡沫而已。
中海油步入收成期
股市日升日跌,見慣不怪,個股仍是市場追逐焦點。中海油(883)受惠油價破位連日上升,但這只是一個短期的催化劑,我之前建議大家要買油股的話,獨沽一味買中海油,除了因為它主打的上游行業受惠於油價上升周期外,重點是其「走出去」的部署,現在已開始步入收成期,仍可趁回吐累積。
日前中銀香港(2388)急挫,主要是人行公佈,將相關出口試點企業名單由365家大增183倍至67359家,意味經港進行的相關結算服務需求有望增加,其獨家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地位備受挑戰。如果單看此消息,的確會對股價帶來負面影響,但大家要留意一點,如果一如人行所想希望多些銀行參與結算,意味人民幣離岸結算業務在港亦會同步增長。
另外,今年首10個月,本港整體貿易結算總額錄得2171億元(人民幣.下同),市場預期到年底可超過2500億元,而2014年更可逾6000億元,當中涉及中港對外貿易的比重只會越來越多,換言之,即使中銀損失了獨家人民幣結算地位,但如果餅仔越來越大,長遠而言此業務增長都是有利中銀。再者,目前及可見將來,中銀主打的仍不是人民幣結算業務,真正影響其盈利表現,反而是本地的息差幅度及非利息收入的增長,而今次中銀股價借此消息回吐下來,可再分段收集。
陳永陸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