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封殺只為保一黨專政 - 艾自由

外交封殺只為保一黨專政 - 艾自由

國際關係學者常言道:「外交是內政的延伸。」這句名言自然也能套用在近日中國政府,以迹近瘋狂的外交手段阻止各國代表出席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一事上。在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趾高氣揚地稱,全球有逾百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明確支援中方反對今年諾和獎的立場」之際,國務院分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戴秉國說得明白了,中國外交政策所要服務的國家「核心利益」,首要就是維持中共一黨專政。

不能犧牲核心利益

戴秉國在該篇題為〈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文章指出,按他的「個人理解」,中國的「核心利益」包括三方面,分別是:「一是中國的國體、政體和政治穩定,即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二是中國的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三是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他強調,這些「利益」不容侵犯和破壞,任何發展道路的選擇都不可能以犧牲核心利益為代價。
其實,戴秉國上述定義中國「核心利益」的三個內容,早已見諸於去年七月底他在華盛頓出席中美首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後,在記者會上公開說過的話,只是當時他是以「維護基本制度和國家安全」來闡釋首項內容,而第二和第三項的字眼則基本相同。說穿了,他這次是以公開撰文的形式,把「維護基本制度」的內容說得更為具體,就是要確保中共一黨專政,其重要性甚至還凌架於捍衞領土完整以至民生經濟發展之上。後兩者相比下竟然沒有維護現行「制度」來得重要,身為資深外交官的戴秉國,這次不就是撕下了北京外交政策的無恥偽裝嗎?
在「黨的利益高於一切」下,近期北京在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一事上,動用「前所未有」的外交手段阻止各國駐挪威大使館代表出席頒獎禮,也就不足為奇了。據前副總理錢其琛所著的《外交十記》披露,中共元老鄧小平在八九年六四事件後的七月,接見秘密訪華的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時曾說:「中國不會跟着人家的指揮棒走……中國沒有任何力量能取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由此可見,對實行黨國體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外交恐怕已不僅只是內政的延伸,同時也是用以對政權「維穩」、抗衡西方「和平演變」、以至力圖減弱自由民主等普世價值給國內帶來影響的工具。

違背和平發展理念

只是,在國際民主社會看來,中國外交部在過去兩個月來一直以經貿報復為要脅,警戒各國代表別出席和平獎頒獎禮,這與北京對外宣佈強調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理念實在是背道而馳。雖然姜瑜信誓旦旦指「國際社會多數成員不接受諾委會的錯誤決定」,但這也只能是自欺欺人,再次成為國際笑柄而已。

艾自由
越位網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