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央行對着幹 中美關係添變數 - 李平

盡論中國:央行對着幹 中美關係添變數 - 李平

在中國人民銀行着手收緊貨幣政策、嚴防熱錢流入中國之際,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放話會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QE3)政策,中美央行對着幹的架勢,令近期在中國發酵的陰謀論更甚囂塵上,為兩國關係增添變數,甚至可能影響明年初胡錦濤訪美行程。
美國頻頻與南韓、日本在黃海、東海舉行軍事演習,本來對中國軍方、民間的鷹派已是極大刺激。隨着金融政策、經貿政策的分歧加深,中國官方傳媒近期的炮火也顯著加猛。無論是《人民日報》抨擊高盛操控市場、製造了11月12日股市暴跌,還是中央電視台指摘10萬億熱錢囤積香港,都是源於中美對着幹,高盛、港府再如何辯解,又有甚麼用?
上周五,中共中央政治局明示貨幣政策由寬鬆改為穩健,伯南克當晚就發出QE3訊號;本周一,胡錦濤與奧巴馬通電話時重提六方會談團長緊急磋商,美、日、韓三國外長昨日就提出「五國框架」構想,變相否決北京建議;昨日,中國外交部宣稱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中方反對今年諾貝爾獎的立場,美國國會今日就會通過決議,推崇劉曉波對中國民主改革的貢獻。

影響胡錦濤訪美

從人權、經濟到軍事、外交,中美對着幹的事件越來越多,而華府早前有人放風稱,如果中國在北韓等問題上不與美國合作,將妨礙胡錦濤原定明年1月的訪美行程。說起來,胡錦濤訪美真的是多風多雨。他2004年出任中央軍委主席、集黨政軍最高職務於一身後,原定2005年訪美,但臨行之際,訪問規格竟發生爭執,北京稱為國事訪問,華府只稱為正式訪問,最終藉美國受罕見颶風災害而將訪問腰斬。
如果今次胡錦濤訪美行程再受影響,對其政治威望將是一大打擊,令他在中共高層權鬥中處於不利地位。是盡可能滿足美方要求,以實現順利訪美?還是採取強硬對策,以免美方掣肘?胡錦濤都不易為,中美關係將因此再進入震盪期。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