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沛敏奧斯陸直擊】雖然劉曉波以至13億中國人都將無法自由地觀看諾貝爾和平獎典禮的直播,但大會仍會以中國音樂,向109年以來首位獲得和平獎的中國公民致意。根據諾貝爾委員會最新公佈的資料,本周五的典禮上,將由美籍華裔小提琴家張萬鈞演奏《茉莉花》和《彩雲追月》,以音樂代替語言,表達劉曉波對劉霞的愛與思念。
兒童合唱團中國變挪威
諾貝爾和平獎典禮將於挪威時間本周五下午1時(香港時間晚上8時),在奧斯陸市政廳舉行,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KingHarald)與皇后將出席。典禮將由女高音獻唱拉開序幕,選曲是挪威音樂家葛利格(EdvardGrieg)為易卜生詩劇《皮爾金》所寫的《蘇爾薇琪之歌》,歌詞大意是「冬去春來,周而復始,總有一天,你會回來。」
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ThorbjornJagland)致辭後,將由小提琴家張萬鈞演奏中國著名的民歌《茉莉花》和《彩雲追月》。張萬鈞早前表示,曾考慮是否接受邀請,因擔憂將來不能到中國表演,他的父親又擔心影響身在內地的親人,但現在大家都支持他到挪威演出。
張萬鈞透露,諾貝爾委員會曾邀請一隊中國兒童合唱團演出,但那些兒童的父母來自中國大陸,為怕將來不能回國,最後決定放棄,改由挪威兒童合唱團表演。
女演員或誦讀〈我沒有敵人〉
張萬鈞又說,劉曉波在審判的最後陳詞中,表達了多年來靠妻子劉霞的愛支撐,才能堅持,他深受感動,所以要演奏一首反映劉曉波對劉霞的愛的樂曲,《彩雲追月》寓意對愛人的思念,另一首將演奏的《Salutd'Amour》(愛的禮讚),也是有關愛情的樂章。他說,這次頒獎禮無人能上台領獎,他希望以音樂代替語言。
原本由領獎人發表答謝辭的環節,將由當地著名女演員LivUllmann讀出劉曉波的文章代替。大會沒公佈是哪篇文章,但很大可能是劉曉波被審判時的最後陳詞〈我沒有敵人──我的最後陳述〉。
代表劉霞統籌典禮安排的楊建利昨日抵達奧斯陸。他表示,本建議台上放兩個空椅子代表劉曉波和劉霞,台下再放五個空椅子代表被禁出國的內地嘉賓如丁子霖等,但最後經與諾貝爾委員會商定,只放一張空椅子,「這個空椅子是給劉曉波的,也是給劉霞,以及很多很多應該坐在這個位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