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玩火的女孩》弒父還是戀父?

蘋影話:《玩火的女孩》弒父還是戀父?

無情的家暴,把孩子推向懸崖邊緣。《龍紋身的女孩》那個被社會和國家界定為反社會,尋釁滋事的壞女孩,她的父親在第二部曲終於現身,兩父女最後的對決,不只是以血洗血,簡直是仇恨到極點,不置對方於死地誓不罷休。莎蘭德的殺父並不代表是希臘悲劇感的弒父行為和心理,StiegLarsson的千禧年三部曲,本意是為女性說話,故事中的所有女性都是某種形式的男性暴力受害者,由第一集那個失蹤的富豪女兒,以至莎蘭德的女友,或多或少都受到來自性別歧視,來自對弱勢社群的剝削。莎蘭德既是集受害人於一身的模型,她的弒父,便成了一種對社會、國家的反抗,也同時是對來自血源關係的叛逆。

但,沒有好男性的故事,則無論如何難以產生對比和戲劇性,所以作者也安排了曾經跟莎蘭德上過床的布隆維斯特,和她做散工的老闆,還有更年長的她的第一個監護人。他們全部都是給予莎蘭德自小失去的父親、祖父的溫暖。於是她才得以在這些男士的幫助下,對抗整個父權社會的壓迫。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