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推行的次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才6000億美元,看來不夠多,導致美元滙率不跌反升,國際大鱷還趁此機會第二次打壓歐元,創造甚麼愛爾蘭金融危機的故事。
但是,去年第一次打壓已經不成功,第二次打壓更不必說能有甚麼成績。現在,伯南克又出口術,QE3可能會出現,若QE3不夠,還有QE4、QE5。
這也難怪亞洲多個新興國家對QE2如此緊張,他們可能預先收到伯南克的訊息知道QE2之後會有QE3、QE4。
中國會如何處理呢?不外是收緊銀行存款準備金比例及加息,加息是比較複雜的行動,加息可以壓通脹,但也誘使到更多美元流入中國,換成人民幣以收高息。因此,最方便最可行的方法就是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比例,壓抑銀行的貸款比例。
中央要「保八」
壓抑銀行貸款比例會不會使內銀股的利潤受損?我認為不會,比率降低,表面上可貸的錢少了,可賺的利息收入少了,但是,因為大量熱錢流入,使到銀行存款額提高,最終貸出去的金額相信不會減少,還會增加,因此持有內銀股的前景還是可觀的,中央政府更重要、更大原則是「保八」,經濟不論如何壓,仍要保住每年以8%的水平增長,年年保八,內銀股也會年年保八,保持至少8%增長,至少與經濟增長同步。
目前,人民幣在香港結算由中銀香港(2388)處理,曾有其他銀行建議由金管局處理,這倒是會影響中銀的利潤。
但是,人民幣結算銀行由誰擔任不是香港特區政府可以決定的,決定權在中央政府,以前港英時代,殖民地政府委任滙豐銀行擔任港幣結算銀行,其他銀行也沒抗議,為甚麼現在有聲音反對中銀擔任人民幣結算銀行?
目前,中央政府對人民幣走向世界,走向自由兌換,滙率浮動的決心並不強,是進三步退兩步的試探着前路。
曾淵滄
作者為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