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25歲的布班藍(VratislavBrabenec)在街上看見蘇聯的坦克,輾碎了布拉格的春天。
一個月後,搖滾樂隊「宇宙塑膠人」(PlasticPeopleoftheUniverse)成立。念園藝和神學的布班藍後來加入樂隊,因為堅持演出共產政權不容的樂與怒,與其他成員被審判收監。劇作家哈維爾等發起《七七憲章》聲援,成為捷克反對運動的主要力量,改變了後來的歷史。
轉眼布班藍今年已經67歲,仍是一頭長髮,只是頭髮已變成白色。因為曾長時間流亡加拿大,他會說英語。現居布拉格的他向記者說,他贊成把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劉曉波,「這是一種支持,這對中國人民很重要」。幾年前他到過上海,近年也曾在台灣演出。
宇宙塑膠人當年的音樂其實不帶明顯的政治色彩,但共產政權就是畏懼人民忠於自己、真誠自主的生活。政府說他們荼毒年輕人,禁止他們演出;布班藍笑說:「可能因為我們的音樂是有關憤怒。」
布班藍:我們就是固執
哈維爾曾形容初次聽到塑膠人等樂隊的音樂時的感覺︰「這音樂有種震撼人心、使人不安的魔力……我突然領悟到,不管這些人的語言多麼粗俗,頭髮多麼長,但真理在他們這邊。」
76年布班藍和其他地下樂隊成員被捕,他在獄中八個月後獲釋,翌年簽署了哈維爾等發起的《七七憲章》。「我在獄中曾被打過一次。」他沉吟半晌,「我們當然害怕。但我們就是固執」。
《七七憲章》的聲明形容宇宙塑膠人「是要捍衞生命自由表達的慾望,用一種最真誠而自主的方式」。憲章要求政權落實憲法和簽訂的公約賦予人民的基本人權和自由,布班藍記得:「《七七憲章》運動凝聚了不同立場、背景和信仰的人,成為一個群體,他們有作家、記者、音樂人、知識分子,甚麼人都有,我們經常互相幫助。」
哈維爾卻因為《七七憲章》入獄,82年布班藍也被迫流亡海外,直至89年天鵝絨革命推翻捷克共產極權之後,97年才回到布拉格定居,繼續玩他的音樂,閒時做點園藝設計。歷史總讓人驚訝,自言曾經悲觀的布班藍不諱言,沒想過《七七憲章》會成功,但堅持真誠磊落地生活的捷克人,用無權者的權力,最終戰勝靠謊言統治的國家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