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65地區47萬人參加能力大比拼 滬學生稱冠 力壓港生

全球65地區47萬人參加
能力大比拼 滬學生稱冠 力壓港生

【本報訊】香港學生學習表現近日被上海學生技術性擊倒。測試全球65個地區、共47.5萬名15歲學生參加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昨日公佈,港生平均表現雖較10年前有顯著進步,但學生校內差異情況加劇,而首次參加的上海,於閱讀、數學及科學三個組別的表現均位列榜首,顯著拋離港生。學者指上海學生之間的差異雖大,但整體學習水平較本港高,資源以至專科專教程度,都較本港優勝。記者:夏志禮

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策劃的PISA,每三年進行一次,香港中心昨公佈最新09年的統計結果。港生於上述三大範疇的成績均屬國際最優等水平,其中閱讀能力成績以平均533分排第4位,較06年一屆少3分而微跌一級;數學及科學能力均位列全球第3,平均分數分別為555分及549分,分別較去年增加8及7分。

上海銳意普及教育

至於首次參加測試的上海,三大範疇均以超班成績奪得首位,閱讀能力成績平均分較香港高23分,而排第三的芬蘭只較香港高3分;數學及科學能力平均分更高達600分及575分。同樣首次參加的新加坡,成績也直逼本港,閱讀及科學排名僅低本港一位,數學表現更勝本港位居全球第二。
OECD分析報告指,上海政府近年銳意發展普及教育,去年入讀高中學生比例達97%,學生大學畢業後可留在上海工作,吸引了全國最頂尖的學生「移民」上海,令當地成為中國的教育樞紐。報告又指,上海學生學習投入度驚人,課堂以外逾8成學生有上補習學校,學生水平遠遠超前其他地區。不過,報告指當地以考試為主導的學習模式讓學生有龐大壓力,學生亦缺乏學習自主權。

首次參加難作比較

負責進行本港調查的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副教授何瑞珠表示,由於上海首次參加測試,難以與本港作比較。她認為十年教改讓港生能力有所提升,但部份政策如派位組別五轉三、融合教育等令學生校內差異增加,當局應加以改善。
浸會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陳茂釗指,雖然上海教育仍有市區農村兩極化的情況,但整體表現較香港優勝,「分層係嚴重,但係人哋專科專教好好,一個老師係專教一科甚至一個細範疇,一間中學有幾萬人真係唔出奇;加上學生又勤力,表現真係可以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