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操守 - 韓連山

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操守 - 韓連山

直資學校被審計署批評賬目混亂後,更不斷被揭更多違規行為,包括未諮詢家長狂加學費、未能適切運用清貧學生助學金及公然羞辱學生等。家長及學生對於學校的種種惡行,礙於擔心被秋後算賬,都只能忍氣吞聲,在息事寧人的心態下大多數保持緘默。這一回的大揭發,不但敲響了教育局監管不力的警鐘,亦顯示了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操守亟待提升的逼切性。
其實,本港於八十至九十年代,經過廣泛諮詢、得到教育界廣泛的接受後,於一九九○年制訂並頒佈了《香港教育專業守則》(下稱《守則》)。直至今天為止,這《守則》是本地教育人員專業操守的唯一準則,亟具參考價值。《守則》涵括了教育人員對專業、學生、同事、僱主及家長監護人的義務,其中的多項是與這一次直資風波有關的條文,值得大家借鏡。

辦教育猶如做生意

《守則》內二.一節是教育工作者對專業的義務。其中二.一.三列明「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應努力保持教育專業的榮譽、尊嚴與情操,努力維護專業的團結,和衷共濟」;二.一.五列明「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應不斷促進公眾對專業的認識,以維持崇高的專業形象及有效的公共關係」。這一次風波中,直資學校的領導層可有違反這兩項守則?綜觀這次賬目混亂的揭示,有目共睹,直資學校於維持「崇高的專業形象及有效的公共關係」這一項守則上,確實亟待改善。二.一.十更說明「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不應從事有損專業形象的工作」,利用學校資源投資炒股、置業或其他方法謀利,辦教育猶如做生意,是否有損專業形象?公眾自有判斷。
《守則》內二.二節是教育工作者對學生應盡的義務。其中二.二.八列明「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應給予學生公平的學習機會」。很明顯,很多直資學校演變到今天成為「貴族名校」的情況,已是眾所周知的不公平現象。二.二.九列明「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應與學生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關係」;二.二.十更強調「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應任何時候都以公平、體諒的態度對待學生」。最近家長控訴某直資中學針對及孤立其子弟、教師出言羞辱及發短訊警告學生這些行為,若屬實況,極大可能已違反了《守則》,專業操守蕩然無存。

運用資源自把自為

《守則》內二.五節是教育工作者對家長監護人應盡的義務。其中二.五.一已清楚說出「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應尊重家長有詢問、被諮詢及獲知子女情況的權利」。直資學校被揭示的「混賬」情況,正正是透明度不足,在家長不知情下自把自為運用學校的資源,又怎能做得到二.五.二所列明的「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應與學生家長建立友善合作的關係」及二.五.三列明的「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應與家長交流對學生成長有助的資料及心得」?
直資學校七十多所只得一間未被審計署批評,立法會正在進行研訊,直資學校亦紛紛撲出來解畫,在全盤圖象未有得窺的情況下作出結論而指摘所有直資學校當然有欠公允。但很明顯的是:無論是審計署、教育界、傳媒界、家長和同學的指控,若屬實情,都清楚指出直資學校有極大可能違反了教育人員的專業操守,即使沒有違法,也令教育界蒙上道德操守的污點,尤其重要的是學校與家長和學生的友善合作關係出現裂痕,公眾對特區政府辦好教育的信心又再下跌。

韓連山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