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變質 - 蔣芸

吃的變質 - 蔣芸

不僅是一個外來的文化女巫為香港舊有的文化古蹟及衣食住行的優美傳統逐漸消失而浩歎;香港人也有這樣的遺憾,怎麼一年年的酒店內的餐館,連鎖店的食府漸漸變成了不中不西的Fusion式的出品,叫人驚喜的飲食文化逐漸變得滿不是味兒了。
看戲劇看電影一個人真愜意,但從不習慣一個人上餐廳,所以不可能像蔡瀾一樣,大街小巷去嚐新,只能追隨他的新發現,呼朋引類東試西試,逐漸的也領略到他的一番苦心,或許是對名大於實,店大欺客的餐館不以為然吧。他對家庭式的小本經營總是心存忠厚,頗多鼓勵,是以他所介紹的,有些還過得去,有些則叫人搖頭嘆氣,像不久前他所介紹的麪家,那肉燥竟是連手剁都慳番,買來絞肉下鍋,真是犯了撚手小菜的大忌,如此粗糙的打發人如何是好。
許久以前,那大狀黃軒利在家請吃獅子頭,大佬呀,一手一腳從選肉、切肉、剁肉、拌肉都不假手於人,大狀的鐘點費不去賺卻用在這他拿手饗客的菜式上,他倒是樂在其中呢,對食物的深情才能炮製出一份美食來,上天保佑大病初癒的他已吉人天相,獅子頭有期矣。
經營一家飲食店,要出品好先得下一番苦功,改變一下心態,不能急功近利,要不計成本,不計得失才能做出名堂來,你看看如今一家家飯店開到香港來,都是財團式的集團式的經營製作,有心人想插上一腳,除非是有麝香自然香,贏取了大量口碑,否則難矣哉。
如今識飲識食的不再只局限於有牌的、老牌的、有名的、有號召力的,即使普羅大眾,口之於味也有同嗜焉,好好壞壞不會差天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