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放題2:瀕死體驗 回看人生SlideShow

是日放題2:
瀕死體驗 回看人生SlideShow

早前有報道提及,有病童因腦癌復發病危休克,在死亡邊緣徘徊之際,感覺自己飄上半空,在病床飄浮時看見家人背部,耳邊出現聲音後便蘇醒過來。靈魂和肉體分離,不少人以為是靈魂出竅的現象,出體經驗課程主辦者指出,此情況應為瀕死體驗,在病重時有機會發生,情況跟出竅經驗相近。

記者:王震遠 
攝影:林栢鈞
Model:Sadelle@PureModels

走到光處是另一世界

報道中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相信這是本地靈魂出竅的病例,但出體經驗課程主辦者King卻不認同,「那情況應叫做瀕死經驗,靈魂出竅的英文是outofbodyexperience,瀕死體驗應為neardeathexperience(NDE)。但是瀕死體驗包含很多東西,其中包括靈魂出竅的情況,但兩者卻大有分別。」出體可以主動出擊,瀕死體驗則不是個人所願,「靈魂出竅通常在睡眠時發生,有些人沒做任何事卻發生,如果要故意去做,首先要進入睡眠狀態再出體。但瀕死體驗的本人不是睡着,可能是重傷昏迷或是重病,或者已老年瀕死,就有機會發生。兩個經驗看到的東西亦類似,但瀕死體驗通常多了某一些特徵,就是將自身的經歷加進去,例如有人會覺得自己身處在河岸的對面,過了河便會死,之後會因某些原因,如家人呼喚便會醒過來。又或者他們會覺得自己在一條黑暗的隧道,前面有光,如果走到光處就會去到另一個世界,亦可能聽到儀器的聲音便折返。」King亦認為這宗新聞的情況只是類似靈魂出竅。

■NDE或會置身在黑暗的隧道,相信走到光處就會到另一個世界。

震驚致精神不協調

不難發現NDE總在重傷時發生,家庭醫生關嘉美指出,成因是肉體和精神不協調,「人當大病和神志不清時,有時會覺得身不由己,肉體不能活動,但神志仍然清醒,當他發現自己動不了,昏迷過後便會懷疑自己是否去到另一個空間,便有這樣的錯覺。」但如果沒有昏迷過就不會有這感覺。體驗中人人不同,關醫生認為視乎個人經歷和學歷,「如有些人相信天堂和地獄,他認知天堂的模樣,在瀕死時就會見到那個影像,又例如有人會將看過電影、或小說的印象再次帶出來。但小朋友就不會有此體驗,因為他們像白紙一張,根本不知甚麼是天堂和地獄,又怎會有瀕死體驗。發生過NDE對身體沒影響,不過經歷過昏迷或創傷後的人,那個創傷的影響比瀕死體驗還要大。」除了大病之外,關醫生指出震驚亦可出現瀕死體驗,如遇上海嘯,導致精神和肉體不協調,便有機出現這體驗。

關嘉美醫生

■瀕死體驗通常發生在重傷昏迷、重創或是病重時。

■惠英紅曾自殺,昏迷後感到有一生的回憶畫面包圍自己。

■海明威將靈魂離體的奇遇寫進小說《戰地春秋》中。

■小孩沒有甚麼經歷,因此不會出現瀕死體驗的情況。

小飛俠隧道中飛

經常在電台探討靈異事件的路芙,就有着這樣的經歷,「差不多廿年前,當年我被斬至重傷,接受了4小時手術,就在做手術的期間,出現了有趣的經驗,感覺像發夢,覺得自己進入了小飛俠的世界,在一條五顏六色的時光隧道上,一路往上飛。飛到一半的時間,突然有把聲音跟我說『點呀你?』我回答『做咩事呀?』『無嘢呀,你繼續啦!』之後就沒有了。我沒法弄清是甚麼,但這事的記憶很深。」路芙表示那時不知自己在做甚麼,自己控制不到飛往出口,「在我的宗教信仰,我認為那是神的聲音,叫我繼續。經歷過後,我相信神給我的恩典,會繼續照顧我。」回想起來,路芙認為瀕死體驗可給她機會更接近神,「瀕死體驗未必一定脫離肉體,但人一定要將肉體和現實放低,才有真正的思考能力。我相信要直接跟神談話,一定要遇到難題,在有機會脫離肉體的情況下,才可真正面對靈的感覺。」

時間:廿多年前
經歷:因被斬傷,於手術期間像小飛俠般飛翔

幻燈片快速回顧

本身是天主教徒的周兆祥Simon,在多年前經歷一次瀕死體驗,自此更加相信命運。「當時我讀大一,有天突然唞不過氣,感覺到呼吸緊喘,本以為會死去。開始時感覺到身體很輕盈,一點也不慌張,合上眼後開始見到一點光,空白一片,再見到往事如幻燈片般在面前出現。最奇怪是我沒有驚慌,又沒有不舒服,一切覺得走得安然。」後來診斷出來是氣胸(即俗稱爆肺),翌日便馬上接受手術,「瀕死體驗中的時間是扭曲了,根本不知道多久。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下,聽到身邊人的聲音。」那時的Simon根本不知何為瀕死體驗,事隔近十年才研究玄學。「我很慶幸有機會親身經歷到,令我的人生有所改變,變得不再怕死,那時我只有19歲,本應覺得很遺憾,但我卻沒有,自己也感到很意外。」

時間:19歲(大學一年級)
經歷:因爆肺面臨瀕死,往事如幻燈片般出現眼前